甚至將兵部細作派往周邊各國,不計成本的將周邊國家的輿圖都繪製出來。

    這般舉措,自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僅使得國內各州府縣的地理地勢愈發詳盡細致,東征之時大軍每攻略一處,都能夠事先在輿圖之上清清楚楚的了解周邊地形,為調兵遣將布置戰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可以說,僅憑此一項,房俊的功績便足矣封侯,甚至從此被載入史冊,以供後世敬仰。

    然而,房俊越是出色,長孫無忌就越是惱火。

    曾幾何時,這個棒槌在長孫衝的光芒掩蓋之下如若無物,朝野上下隻知長孫衝前程似錦,誰在意過房俊是哪個?即便尚高陽公主,其地位相比長樂公主亦是天差地別。

    但是最終,長孫衝鑄下大錯不得不流亡天涯,那個粗鄙莽撞的棒槌卻乘風而起、青雲直上,成為貞觀群臣之後下一代的領軍人物,就連李二陛下都讚歎一句“宰輔之才”,且對其甚為器重。

    誠然,長孫無忌承認房俊卻是有些才能,尤其是文采之道當世幾乎無人能及,但其之所以在仕途之上取得這般輝煌的成績,時至今日甚至與他們這些貞觀勳臣平起平坐,更多還是“時勢造英雄”。

    若是長孫衝沒能一失足成千古恨,那麽如今房俊的地位,必然便是長孫衝的。

    而導致長孫衝犯下大錯萬劫不複的根本原因,卻正是因為房俊……如此種種,長孫無忌怎能不將房俊恨之入骨?

    心口有若壓了一塊巨石一般難受憤懣,回頭看著宇文節,道:“方才老夫見到城中多處裏坊起火,且有亂兵混雜其中,百姓商賈多受擄掠。可否頒布命令,嚴禁此事在此發生?”

    宇文節道:“已然頒布嚴令,若有類似事件在此發生,必定嚴懲不怠!隻不過各家組成之義軍多有奴仆、家兵甚至一部分家中子弟拉出來的軍隊,互不統屬,各自為政,偶爾有人罔顧國法藐視軍紀,則很難杜絕。”

    說白了,眼下入城這些所為的“義軍”根本就是烏合之眾,將軍規軍紀視若無物,很難約束其不會見財起意。而且眼下城內亂糟糟的,縱然有人闖入裏坊之內擄掠,隻需事後不留下明顯的證據,便很難追責。

    如此,愈發造成入城的軍隊恣意擄掠……

    長孫無忌點點頭,道:“兵荒馬亂的,難以約束,發生一些意外亦是不可避免,很好。”

    宇文節:“……”

    亂兵肆虐長安,這不僅對帝國根基損害嚴重,而且很容易將闔城百姓商賈盡皆推到義軍的對立麵,使得百姓商賈對於此次兵諫極盡抵觸,甚至表示厭惡。

    對於這等情況,這位關隴門閥的領袖居然評價了一句“很好”……

    長孫無忌不理宇文節,招手將門口侍立的家將叫來,吩咐道:“城中兵荒馬亂,有亂兵擄掠城中各處裏坊,甚至對勳戚之家打砸搶掠。如帶人前往各處裏坊巡視,挨家挨戶的看看是否曾遭受亂兵洗劫,譬如房家……”

    那家將心領神會,躬身道:“喏!”便欲轉身離去辦事。

    “慢著!”

    宇文節大吃一驚,急忙將那長孫家的家將攔住,轉頭不可思議的看著長孫無忌,質疑道:“吾等此次兵諫之目的,乃是攻陷皇城廢黜東宮,而不是縱兵入城為禍百姓,更不是排斥異己、公報私仇!眼下梁國公遠在江南,房俊更是率軍西征與大食人浴血奮戰保衛帝國邊陲。此等時候,趙國公豈能縱兵闖入房家,對一群老弱婦孺殺伐擄掠?更何況房家此刻尚有高陽公主身在府內,您這般做法,豈非讓衛國戍邊、征戰殺伐的將士寒心?絕不可為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