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瑀在一旁諫言道:“叛軍此舉,可謂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殿下應即刻頒布詔書,痛斥其罪,兵命人散發於城內各處,擾亂敵軍士氣。”

    關隴再是糊塗,也未必就會縱兵擄掠,此舉實在是太過愚蠢,幾乎等於將闔城軍民都推到東宮一方,使得除去他們嫡係之外的所有人都深惡痛絕。不過眼下到底是不是關隴那些個老不死的授意,已然無足輕重,既然事情做了,那麽責任自然要關隴各家來背,趁機將罪名給坐實了,愈發能夠得到闔城軍民的排斥與敵視,這對東宮自然大有好處。

    亂起軍心、動搖士氣,這本就是戰場上最為奏效的手段,用好了,甚至堪比千軍萬馬。

    李承乾欣然道:“正該如此!”

    命人當即起草詔書,與蕭瑀等人一番修飾之後,加蓋太子璽印,命人拓印多份,分別散布至長安各處裏坊,以此將叛軍的罪名坐實,引起闔城軍民的敵愾之心。

    又有人來報:“殿下,許敬宗派人傳信,書院千餘學子冒雪前行,已然抵達鑄造局,並且就地打開庫房分發兵器軍械,與進攻之叛軍展開激戰,已然擊潰數次叛軍衝鋒。並且說,隻要書院學子尚餘一人,鑄造局便不會淪陷!”

    “好!”

    蕭瑀讚道:“這個許延族平素德行有虧、貪婪斂財,吾素來不恥。卻不想這等緊要時候有這般錚錚風骨,更難得胸有謀略,能夠率領學子抵禦強敵!若非此間無酒,當浮一大白!”

    一旁的馬周便笑著道:“許延族其人……有無謀略、風骨,且不評說,但是書院之中譬如岑長倩、辛茂將、歐陽通等人,皆乃一時俊傑,道一句年青俊彥絕不為過。這些學子才華斐然,有勇有謀,尚在讀書階段便被委以各種事務,領袖書院千餘學子,頗有建樹。”

    局勢緊迫、大敵當前,即便置身在這太極殿內,依舊隱隱聽聞宮外震天的喊殺之聲,但馬周神情輕鬆、談笑自若,一股強大的自信瞬間便感染了身邊諸人。

    且居於此間大家一同運籌帷幄,局勢並未如想象那般艱難,心情便都放鬆了一些。

    尤其他這話說的風趣,明麵上讚譽岑長倩、辛茂將、歐陽通等人才幹卓著,實則是在指明許敬宗不僅未必是眼下鑄造局當中的領袖,且說不定已經被岑長倩等人給“裹挾”起來,根本就說不算,隻能當個傀儡……

    眾人便都笑了起來,蕭瑀唏噓道:“若非再無他法,又豈能讓書院學子赤膊上陣、與敵廝殺呢?這書院之內的學子各個聰慧伶俐、才華橫溢,假以時日,定能擔當大任,成為帝國的中流砥柱!若是此時哪怕折損一個,都是帝國莫大之損失!關隴各家此次兵變,實乃帝國千古罪人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