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節頷首,道:“麻煩侯莫陳校尉了!”

    宇文家其實對於此次兵諫並不熱衷,隻不過既然其餘門閥都讚成,他們也不好反對,便象征意義的派出了一支家兵,由宇文節統禦。實質上,他不也是家族推出來的替死鬼?

    若是事成,利益自有家族獲取;若是事敗,則可盡皆推在他身上,他一人擔之……

    ……

    城南,安化門。

    隋唐時期,長安居於關中平原中央,北臨渭水,南依秦嶺,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發源於秦嶺山脈北坡的眾多河流,順應地勢、浩浩蕩蕩從關中平原穿過,一直匯入北麵的渭水,而長安城就位於這些河流衝積的平原上,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就有“陸海”之美稱。

    長安城周圍主要有八條河流,南麵的滈水、潏水,北麵的涇水、渭水,西麵的灃水、澇水和東麵的滻水、灞水,構成“八水繞長安”的勝景。

    為了更好的利用這八條河流的水源,隋唐時期開鑿了清明渠、龍首渠、永安渠,黃渠,漕渠等溝渠,將河水引入城中,與周圍的河流一起形成長安城的完善水利係統。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河渠“清明渠”,便自安化門入城,經大安坊東街折向東,至安樂坊後再折向北,流經安樂、昌明、豐安、宣義、懷貞、崇德、興化、通義、太平等九坊之地,又西北經布政坊東流入皇城,北流入宮城,至太極宮後廷注為南海池、西海池和北海池,與永安渠同為長安城西部及皇城、宮城的供水渠道。

    夜黑風雪驟,數十條河船自潏水上遊飄蕩而下,徑直來到安化門外,河水激蕩湍急,所以冬季亦不冰封。河道盡出,一方巨大的水閘早已放下,水麵之上丈餘,水麵之下直抵河床,都在這一方水閘的隔絕之下,想要由此潛入長安城內,殊為不易。

    這數十條河船吃水甚深,抵達水閘之下,為首一艘船上有人自艙中走出站在甲板上,燃起手中一根火把,高舉起在空中左三圈、右三圈……

    水閘上方的城樓內,守城兵卒自然看得真真切切。

    一個隊正趴在箭垛往下看,奇道:“這麽晚,沒聽說有船隊入城啊。再說夤夜自清明渠入城,自需公函符信,不趕緊過來交遞,在那裏舉著火把劃圈圈是個什麽意思?”

    身後,守城校尉沉聲道:“囉嗦什麽?速速打開水閘,放人入城!”

    那隊正嚇了一跳,忙道:“校尉,使不得!這清明渠直通皇城,萬一這支來曆不明的船隊意圖不軌,豈不是壞了大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