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績所表達出來的願意一力承擔罪責的堅定,令他感受到對方的決心,自然也心生欽佩,畢竟那等後果可不僅僅是一句“自戕以謝天下”而已,換了旁人,很難做到。

    但是他說不好為什麽,總覺得李績的神情之中甚為淡定,似乎一切都在其掌控之中,嘴上說得很嚴重,實則卻有著十足的把握……到底是誰給他的信心?

    陛下駕崩,此乃天崩地裂之噩耗,所引發的後果絕不僅僅隻是皇位之爭。時至今日,江南那些士族也未必對大唐有多少忠心耿耿,隻是攝於陛下之威勢,大勢難逆,這才俯首稱臣。一旦陛下駕崩,關中動蕩,整個江南都有顛覆之虞。

    更別說被大唐打得向西逃遁的突厥人,得聞陛下駕崩、局勢動蕩,卷土重來幾乎是必然之事。

    還有西域,陛下駕崩的消息會對軍心士氣產生無以估量的打擊,固然有房俊坐鎮,但原本麵對大食人的二十萬大軍便左支右絀、步步後退,一旦軍心不穩,可想而知會導致怎樣嚴重的後果……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將因為陛下駕崩的消息傳開而爆發,最終形成一股巨大的漩渦,將整個帝國席卷其中。

    他李績就算是天縱之才,又有何信心敢在這樣的局勢下說上一句“待到平順天下,當自戕以謝罪”?

    擎天保駕、力挽狂瀾之後,以一死以謝天下,那叫高風亮節,可以消弭罪責,得到世人寬恕。

    風波湧蕩、亂戰當前卻最終一敗塗地,被人以罪臣之名明正典刑,那便是罪有應得、亂國之賊……

    眼下還在遼東,尚未入大唐國境之內,長安那邊怕是已經風起雲湧,這數十萬大軍鞭長莫及。況且就算回到長安,這數十萬大軍分屬不同派係,都有著各自的利益,他李績莫非以為憑借他的威望,就能夠震懾這數十萬大軍任憑驅策?

    若是換了旁人,程咬金會譏諷一句“狂妄自大,不自量力”,可若是李績,那就不得不深思其中是否有自己目前尚未得知的內幕。李績此人素來謀定後動,甚至謀定也不動,性情簡直沉穩至極點,若無十足之把握,絕無信口開河之時。

    能那樣想,並且說出那樣的話,實在是不符合李績一貫予人之認知。

    所以問題還是那一點:李績憑什麽那麽自信,待大軍回到長安便能滌蕩汙穢、撥亂反正?

    風雪迎麵而來,程咬金揉了揉快要凍僵的臉,心底的疑惑猶如眼前飛舞的雪花一般紛亂無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