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內諸人一聲不敢吭。

    這兩位算是目前大唐朝堂之上權勢最盛的兩人,如此針鋒相對,誰敢摻合其中?

    聽著長孫無忌居然說出“天吾二日、民無二主”這等話語來形容李績,更有“忤逆英國公,便是忤逆陛下”之言,便都從心裏微微發寒。“長孫陰人”名不虛傳,一出口,便將李績置於極其不利之地。

    東征之戰一切順利也就罷了,若是再出什麽差錯,保不齊便會有“李績陰謀篡位、忤逆不臣”之類的流言傳出。

    真是又陰又狠……

    李績陰冷的瞅了長孫無忌一眼,沒有與他糾纏,冷著臉對在座諸人道:“眼下之情況,諸位想必都心中有數。若能順利攻陷平穰城,覆亡高句麗,使得東征圓滿結束,諸位自然皆是帝國功臣,名垂青史。可如若事與願違,因為彼此之爭鬥導致戰局糜爛,錯失覆亡高句麗的最佳時機,最終不得不铩羽而還,不僅僅是陛下之宏圖霸業一朝成空,吾與諸君,亦將成為帝國之罪人,臭名昭著、遺臭萬年!”

    眾人紛紛附和。

    這一點毋庸置疑,誰都看得明白,東征勝利乃是最大的利益,大家各自分享,雨露均沾。同樣的道理,一旦東征失敗,不得不如前隋一般铩羽而歸,那麽這一場幾乎耗盡帝國國力的戰爭失敗,必須有人站出來承擔責任。

    這個責任誰也承受不起,那就必然人人有份……

    當然,明白歸明白,私底下到底能否控製住各自的私欲,當真團結一致不計得失的投入至戰爭之中,那就隻有天知曉了。

    不過至少能夠做到表麵一致,李績已經甚為滿意。

    他說道:“之前作戰計劃保持不變,各部繼續進攻平穰城,一鼓作氣,絕不可給予高句麗喘息之機。”

    然後他對程咬金道:“七星門位於平穰城北部,城外地勢平坦,易於大軍強攻,依舊是重中之重。你部依舊負責猛攻七星門,務必在十日之內破城而入,能否做到?”

    程咬金心領神會,明白李績這是給他爭取將功折罪的機會,隻要攻陷七星門,之前的罪責即便不會徹底勾銷,亦能夠大為減輕。

    當即表態道:“英國公放心,老夫早已欲致仕告老,便將這七星門當作人生最後一戰,此門不破,老夫誓不還鄉!”

    薛萬徹也趕緊附和:“此門不破,末將誓不還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