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長孫無忌坐在燈下,愁眉不展。

    局勢之緊迫,他倒是還能接受。自從少年之時被迫離家被舅父高士廉接去府中居住,直到後來在長安闖出名堂,又輔佐李二陛下逆而奪取成就大業,他這一輩子曆經無數的驚濤駭浪出生入死,什麽樣的事情沒見過?區區被動之局勢,也隻能令他多費一些心思,卻絕對談不上夜難成寐、如鯁在喉。

    然而家中諸子這般拙劣之表現,一個兩個完全看不到成就大事的素質,這才是最最令他嗟歎沮喪之事。

    大丈夫建功立業,所謀求亦不過是封妻蔭子,他發妻早喪,所有的心血自然盡皆在一眾兒子身上。

    孰料卻事與願違。

    傾注了他全部心血曾經引以為傲的長孫衝鑄下大錯前程盡毀,使得他多年心血付諸東流。勉為其難接受了長孫渙成為家族繼任者,卻又被房俊的陰謀所逼迫,不得不將其逼死在自家門前。唯一算是有幾分才能的長孫濬剛剛做完自己交付的大事,卻又莫名其妙的死在西域……

    舉步維艱、功敗垂成都不可怕,大丈夫最怕的便是後繼無人。

    而最最令人沮喪無奈不可接受的,便是別人家的孩子英明神武文武雙全,唯有自己家的孩子一事無成難堪大任……

    唏噓一番,勉力壓製心底的苦悶,讓家仆取來筆墨紙硯,又斟酌了一陣,提筆寫就兩封書信,一封鼓勵,一封安撫,分別送給長孫淹與長孫淨。

    時至今日,家族之團結才是重中之重,若是任由兄弟鬩牆、內鬥滋生,怕是用不著外人打壓,長孫家自己就敗落了。就算自己回京又能怎麽樣?自己已近花甲之年,人生七十古來稀,沒幾年好活了,等到自己撒手西去,這份家業、這些子孫難不成就要成為旁人砧板上的魚肉?

    忍了吧。

    什麽家族興旺,什麽宏圖大誌,這一刻都比不得血脈傳承來得重要。所有的謀劃都暫且擱置一旁,讓長孫淹來主持族中事務,也算是向太子投誠:長孫家不再參預儲位之爭,自此以後竭誠效忠……

    想一想自己與房玄齡鬥了半輩子,結果自己固然略占上風,卻在兒子的比拚之中大敗虧輸,實在是令人心中糾結,難以釋懷。

    寫完信,長長的籲出口氣,對家仆道:“即刻派人將信箋送回長安,叮囑諸位郎君,在吾返回長安之前,勿要輕舉妄動。”

    他實在是怕了,若是不嚴加叮囑,鬼知道這幫蠢貨還能做出什麽蠢事來。

    為今之計,隻能暫且俯首,靜待時機。

    不過他相信,以眼下朝局之動蕩,即便李二陛下返回長安,時機也必然會出現……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