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時間,這樣一座寬大穩定的浮橋在鴨綠水上搭起,天明時分,一部部唐軍開始按照各自單位在鴨綠水北岸集結,快速渡河。

    最先過河的便是薛萬徹、阿史那思摩兩人麾下的騎兵,這次依舊承擔先鋒之任務。數萬人馬渡河之後,在南岸稍作整頓,便即揚鞭南下,兩路大軍一路沿著海岸線的平坦地帶向南,一路繞道東邊自山嶺之間傳閱,齊齊殺向數百裏外的平穰城。

    中軍則由李績親自指揮,渡河之後一路向南直撲平穰城,與另外兩路先鋒與平穰城下匯合。

    初冬時節,李二陛下披著一件狐裘,策馬站在鴨綠水北岸,看著無數大唐兒郎密密麻麻卻又整齊有序的跨上浮橋渡過寬闊的鴨綠水,到得南岸之後便立即快馬加鞭奔湧向南,一時間心潮澎湃難以自己。

    熱血男兒,誰不是壯誌在懷,希冀著能夠指點江山、揮事方遒,自己劍鋒之所向,無數虎賁一往無前、視死如歸?

    這是男人最大之成就!

    數十萬大軍在漢樂浪郡故地滾滾向前,猶如一道勢不可擋的洪流,縱橫肆虐狂飆突進,沿途將麵前一些試圖抵抗之山城、軍隊盡皆衝垮、撕碎,浩浩蕩蕩直撲高句麗之國都平穰城。

    ……

    平穰城。

    “報!”

    大莫離支府衙堂之內,信使一日三報。

    “唐軍已然於昨夜攻陷泊汋城,城內守軍戰死三萬,餘者盡皆投降,已然全軍盡墨。”

    “數萬俘虜正被唐軍水師押送回大唐境內,泊汋城徹底失陷,唐軍皇帝之營帳已然設在城中。”

    “昨夜開始,唐軍水師於鴨綠水上搭設浮橋,拂曉時分,唐軍開始渡河,其兩路先鋒已然渡河完畢,略作整頓之後,一東一西迂回穿插,直撲平穰城而來!”

    ……

    衙堂之上,一眾官員盡皆默然,一股悲觀至極的情緒迅速蔓延。

    誰都知道鴨綠水擋不住唐軍,泊汋城失陷乃是早晚之事,隻不過大家卻又都抱著奢望,奢望泊汋城亦能夠如安市城那般堅守多日,待到嚴冬來臨,就算唐軍各個三頭六臂,也隻能班師回朝、铩羽而歸,重演當年隋軍征伐高句麗的舊事。

    然而泊汋城終究不是安市城,高句麗也隻有一個乙支文德。

    堅固的泊汋城被唐軍一鼓而克,數萬守軍全軍覆沒,更是一夜之間便在寬闊的鴨綠水上搭建浮橋,數十萬唐軍眼下已經向著平穰城奔湧而來。

    自鴨綠水至平穰城,期間固然尚有多處山城堡壘,但是高句麗朝廷認定這些山城並不能對唐軍構成威脅,甚至連略微阻攔唐軍的進軍速度都做不到,便幹脆將所有兵卒盡皆調回平穰城,集中舉國之力,於平穰城下決一死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