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片刻,房俊說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讓吾等盡快整頓軍隊,前往西域馳援安西軍。安西軍兵少將寡,麵對優勢極大之敵人,難以抵抗,一旦被敵人突破玉門關,局勢將會為安全失控。到那個時候,或許眼下剛剛締結盟約的噶爾家族便會第一個充入河西,直撲長安。”

    大食人入寇西域之時機,實在是太過微妙了,恰好掐準了唐軍主力正在東征,關中無暇西顧之際。

    這令房俊甚為忌憚。

    因為這說明遠在萬裏之外的大馬士革對於長安之動向一清二楚,且對大唐之局勢如觀掌紋、無所遺漏。若是這種狀況成為常態,大唐之虛實盡在蠻胡之掌握,每每窺準時機入寇邊疆,掠奪人口貨殖,那可就太被動了。

    看起來,長安那邊需要讓“百騎司”好生整頓一番,將大食人設置在長安的細作仔仔細細的梳理一遍,予以剪除。

    心裏對於穆阿維葉的評價也高了一等,那位素來被稱為“暴君”,被認為隻有武力、缺乏謀略,是一個有勇無謀之輩。可是隻看其對於大唐局勢之掌握,出兵時機之精準,便猜測應當是及早之前就在長安安插了不少細作,否則可以做出如此精準之判斷?

    這等人物,不可小覷……

    裴行儉看向程務挺,問道:“軍隊整頓進程如何?”

    程務挺道:“此戰固然激烈,但是軍隊損失卻不大,陣亡者寥寥無幾,輕傷者經過救治已無大礙,略作休整,即刻上陣。隻是火藥、彈丸、震天雷耗損太大,需要等到長安之補給。”

    火器便是有著這樣的缺點,固然威力巨大,但是耗損也大,若是沒有一個完整的供應體係,難以支持軍隊的戰力。

    刀槍劍戟的冷兵器時代,耗損最大的便是各種箭矢,然而製造箭矢的工坊隨時隨地都可以組建,但是生產火藥、彈丸以及震天雷的作坊,卻需要極其嚴格的技術水準,難以在短時間內彌補軍隊之消耗。

    房俊道:“長安的火器供給一到,咱們便拔營啟程,趕赴西域。”

    裴行儉心情振奮:“天氣日漸寒冷,嚴冬降至,西域之酷寒更甚。敵軍遠道而來,輜重不足,在冰天雪地之中勢必難以為繼,正是驅除敵寇、斬將奪旗的好時機!”

    房俊卻並不樂觀。

    唐軍固然悍勇,又有火器之威,看似占盡天時地利,勝利唾手可得。

    然而他卻知道阿拉伯人之悍勇,那些毫無禮義廉恥之徒在信仰的武裝之下,將會爆發出怎樣悍不畏死的戰鬥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