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大唐舉國東征之際攻略西域、獨占絲路,這的確是極其高明的戰略。

    隻要攻陷西域,將西域諸國納入統治之下,阿拉伯人的兵鋒便可直抵河西,進而遙望關隴,逼近大唐之京畿心髒。

    如果時機合適,說不定能夠攻破關中、飲馬中原,達成西方無數大帝從未能夠完成的一統東西的宏圖霸業……

    讚悉若道:“若是如此,過幾日吾便北上一次,翻過祁連山前往河西麵前房俊,告知他咱們噶爾家族的意願,永不出兵河西,永不進犯大唐之疆土!”

    既然要示好,那就幹脆來一記重錘。

    祿東讚捋著胡子想了想,頷首道:“可以,而且你可以告訴房俊,若是河西占據不利,需要噶爾家族的幫助,咱們義不容辭。”

    “義不容辭”自然是好聽的,事實上誰也不會憑白拿嘴讓人辦事,隻要利益足夠,噶爾家族並不排斥直接出兵青海湖,端了吐穀渾的老巢。

    吐穀渾固然兵多將廣,但是之前有與自己的協議,所以此番出征河西必然全力以赴,導致後方空虛。當真打下青海湖,怕是費不了什麽力氣。

    至於鬆讚幹布會否不滿……哪裏還管得了那麽多?

    既然鬆讚幹布讓噶爾家族出鎮青海湖,就意味著彼此之間最基本的信任已經破裂,從此之後隻論利益、莫談情誼。

    既然按照你的要求攻伐青海湖,為何不能趁著吐穀渾後方空虛之際見縫插針,難道非得要吐穀渾退回青海湖之後,以硬碰硬?

    天底下就沒有那個道理。

    祿東讚的底氣在於:噶爾家族固然不敢公然反叛鬆讚幹布,而鬆讚幹布也斷不敢悍然對噶爾家族動手。

    隻要能夠向大唐示好,處置好彼此的關係,噶爾家族就可以獲得一個相對從容的局麵,不至於被鬆讚幹布逼迫得前有猛虎、後有餓狼,進退失據,彷徨無措……

    ……

    另一邊,鬆讚幹布送走祿東讚之後,在王宮之中靜坐良久,才讓人將禦前大臣桑布紮叫來。

    桑布紮麵龐黝黑、身體幹瘦,臉上泛著兩抹酡紅,精神矍鑠,跪在鬆讚幹布麵前施禮:“微臣奉召前來,不知讚普所謂何事?”

    鬆讚幹布看著麵前這位為吐蕃創建文字的一代賢臣,心底甚為煩惱,悵然道:“吾之才能不足以懾服群雄,更不足以領袖吐蕃……或許,吐蕃之內亂,要先於大唐之侵略而開始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