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官員負責祭祀之流程,因為不久之前便進行過一次,所以這一次熟門熟路,非常順利。

    李承乾在圜丘之頂宣讀了一篇祭天文書,又當眾宣讀了一篇聲情並茂、慷慨激烈的檄文,聽得四周官員、兵卒、乃至於圍觀的商賈百姓群情激昂、士氣暴漲!

    之後,祭祀典禮完成。

    房俊翻身上馬,拱手向李承乾道:“請恕微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禮。此去河西,得昊天上帝之護佑、陛下殿下之祝福,定當旗開得勝,不負所托!”

    按照流程,這個時候李承乾說幾句祝福的話語,便可以默默的注視房俊率軍西去,而後返回城內。

    可是李承乾卻打亂了流程,疾行兩步上前,一手扯住房俊的馬韁,一手緊緊握住房俊的手,垂淚哽咽道:“此去河西,千難萬險,二郎一路保重。軍國大事固然不容有失,可二郎亦當加倍小心,無論此戰勝敗,切不可魯莽行事,惜存此身以待大用!孤在長安等著你。”

    他語聲不高,遠了聽不真切,但是左近的朝廷官員卻各個聽得清楚,頓時露出驚駭之神情。

    大軍開拔在即,此戰之重要天下皆知,可謂有勝無敗!然而這個時候太子卻說什麽“惜存此身以待大用”……

    且不說這等話語不大吉利,關鍵是太子明知不合禮數卻還要這麽說,顯然認為此戰之勝敗根本不足以讓房俊舍命殺敵,這就有些過分了。

    由此可見,太子殿下對於房俊當真是視作肱骨、寵信得過了份啊……

    房俊哭笑不得,這位太子殿下難道是被劉備附體?

    可這等時候這般作態實在是不妥,趕緊翻身下馬,心中感動,沉聲道:“殿下乃是國之儲君,言行舉止自當適度,不可有悖禮儀。微臣此去河西,定當剿滅叛賊,為帝國穩定西疆,不如此,不回京!”

    這話不是說給李承乾聽的,而是他自己的誌向。

    河西諸郡必須保住,吐穀渾叛軍必須剿滅,西域必須暢通無阻,這是他給自己此次西征定下的目標。

    或許別人可以無視一場戰爭之勝敗,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次敗了,下次再贏回來就好。但是房俊站在上帝視角,天下大事洞若觀火,知道一旦河西失守,將會導致什麽樣的後果。

    這樣一個文化昌明、經濟繁榮、軍事鼎盛的帝國,代表了往後千餘年漢人之脊梁於驕傲,自己重活一世,焉能讓它如同曆史上那般大權旁落、軍閥割據、盛極而衰?

    這是他值得用性命去守護的東西。

    無懼生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