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非常抵觸,甚至不惜自汙名聲,希望李二陛下能夠“良心發現”,認識到他房俊就是個“棒槌”,進而取消這門婚事。

    但是隨後的一次次接觸,令他慢慢對高陽公主改觀,也終於認識到一件事。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壞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就變了。

    原本的房遺愛木訥愚笨,恐有一個宰輔子弟、功勳之後的名聲,卻無才無德、無能無用,更不懂的如何去討女人的歡心。

    高陽公主這樣嬌蠻伶俐的性子,如何能夠看得上這樣的男子,如何甘心將自己的一生都寄托空閨?

    誠然,偷和尚這種事是一定要強烈譴責、千唾萬罵的,但問題在於既然她是當著房遺愛的麵前去“偷”,那還能算是偷嗎?

    有些錯誤是不可原諒的,但是若能夠知曉犯錯之動機,那麽很大可能會避免錯誤的發生。

    事物如此,人亦如此。

    同樣的一個人,生長環境的不同,對於性情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很多時候若是將生長環境變化一下,一個人所展示出來的性格、風格,是絕對迥然不同的。

    最起碼在高陽公主來說,她未必當真就對辯機愛得死去活來,隻不過對於房遺愛的失望,使得她“破罐子破摔”,甘願走出無視道德倫理的那一步。

    至於說房遺愛迫於高陽公主淫威,不得不心甘情願的看著她偷和尚……簡直毫無道理。

    眾所周知,李二陛下對於公主的教育是非常嚴格的,絕無可能出現公主恃寵生驕、淩虐功勳之家那等事,更何況似房玄齡這樣有大功於李二陛下、於大唐的人家?

    這從高陽公主的醜事剛剛爆出,李二陛下便將辯機腰斬於市就可看出其態度,絕對不能容許這等事情的發生,因為房玄齡是貞觀功臣的代表,房玄齡的顏麵,就是李二陛下的顏麵。

    如今高陽公主跟了自己,一個名滿天下、才華橫溢且功勳赫赫的少年俊彥,滿足了她所憧憬的愛情,自然甘心情願相夫教子。

    ……

    夫妻兩個摟在一處,雖然相顧無言,卻心意相通。

    高陽公主抬起手,輕輕撫摸著郎君的臉頰,淚水忍不住的流淌出來,卻還拚命忍著,她不願在郎君出征之前以淚洗麵,那樣不吉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