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流領袖,雖然並不兼管禦史台,但是在那些個禦史言官當中的影響力卻是極強,這是想要事先通知一聲,免得到時候此事鬧開,禦史台那邊群起而彈劾。

    休要小看禦史言官的能量,這些人雖然官職不顯,但是操縱輿論的本是卻是極強,搞不好就是沸沸揚揚的一件大案,萬一惹得李二陛下不滿,一紙詔書從遼東傳回嚴懲房俊,那可是連麵聖求情的機會都沒有。

    大家的職責都是協助太子監國,且吐穀渾蠢蠢欲動之當下,誰敢擅離京畿前往遼東?

    太被動。

    房俊卻笑道:“宋國公莫非以為在下是那等懼怕言官彈劾之人?哈,他們想要彈劾,那就盡管去彈劾好了,此事鬧得越大,到頭來京兆韋氏便越是灰頭土臉,陛下縱然不滿,可到底遠在遼東,必不會責罰於某。”

    如今李二陛下已經顯然不大願意太過介入儲位之爭,或許依舊對晉王抱有幻想,認為更勝過太子,可畢竟太子根基既然穩固,且最近這一兩年的表現也有目共睹,實在是沒有必要再將儲位之爭掀起波瀾,動搖社稷之本。

    這等情況之下,就算房俊當真將京兆韋氏折騰得狠了,李二陛下大抵也是冷眼旁觀。

    如今的京兆韋氏,還不值當李二陛下為其責罰一個心腹大臣……

    蕭瑀有些不爽,哼了一聲,道:“古往今來,似你這般整日裏被禦史言官彈劾卻習以為常,且依舊屹立不倒者,堪稱絕無僅有。老夫亦不知是應當誇你一句臉皮厚,還是讚你一聲聖眷優隆。”

    好心當作驢肝肺,原來人家另有算計,隻能說兩句酸話自己給自己找台階。

    不過話說回來,那韋正矩也是倒黴催的,先前便有傳聞其覬覦長樂公主,之後又請人入宮向晉陽公主提親,這本就觸到了房俊的逆鱗。結果非但不遠遠的躲開這個棒槌,反而自己送上門來……

    真真是自作自受。

    馬周和李道宗對視一眼,均苦笑搖頭。

    都以為房俊與韋正矩乃是意氣之爭,孰料這廝卻實在借題發揮……

    幾人一邊飲茶,一邊談論著朝中局勢。固然眼下太子獲得監國之權,李二陛下似乎也於越來越對太子予以認可,但是晉王聰慧精幹,李二陛下對其極為寵愛,始終對儲位有著巨大的威脅。

    太子一日未曾登基,東宮一係便一日不能安枕。

    正說著話,忽然外頭有京兆府的衙役求見,入內之後一臉慌張,稟報道:“府尹,剛剛帶回去的韋家子弟,其中一人在公堂之上撞柱而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