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宴席上的氣氛非常輕鬆愉悅,婦人們也都多喝了幾杯,一個個兩頰染紅,喜氣洋洋。

    一頓飯吃完,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窗外一朵朵煙花升騰而起,在半空中炸響,各式各樣的煙花在夜幕之中綻放,絡繹不絕的鞭炮聲響徹長安城的每一個裏坊,每一處角落。

    房俊坐在花廳的窗前,手裏握著一杯熱茶,看著布滿整個長安夜空的煙花,心裏不禁感歎一句:這才是過年啊!

    連煙花都不能肆意燃放的春節,自然沒有了那種普天同慶的熱烈氣氛,還能剩下多少年味兒呢?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百姓的生活一年好過一年,然而有些傳承在血脈裏的東西,卻漸漸流逝在那種所謂的富庶優渥當中。

    過年不許燃放鞭炮,端午被別人搶先搶先申遺,九九不再登高,中秋不再賞月……反倒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洋節”大行其道,在年輕人當中越來越紅火,趨之若鶩。

    傳統文化的沒落,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當孩子們拿著玫瑰花向不止一個女孩兒公開示愛,然後攜手共赴酒店,當平安夜滿街的蘋果,一對對少男少女卻迫不及待的開了房間……華夏民族傳承幾千年的優雅與堅強,被某些人編織出來的放縱與自由徹底湮滅。

    結果便是崇洋媚外大行其道,凡是別人的都是好的,凡是自己的都是糟粕,年輕人幾乎喪失了是非對錯的起碼判斷。

    異族的彎刀鐵騎堅船利炮未能截斷我們的傳承,卻將要毀在所謂的“文化開放”之下……

    當一個民族失去了文化優越感,固然再是富裕,也距離滅亡不遠了。

    身旁的金勝曼依偎在窗前,兩隻眼睛亮閃閃的盯著外頭時不時騰空而起的煙花,不可遏止的震撼流露而出,且不斷的張開紅唇,發出一聲聲讚歎。

    在新羅王宮裏長大的真德公主,何曾見過這等絢爛璀璨之顏色?

    一旁的蕭淑兒便覺得好笑,挺著大肚子,笑問道:“以前沒見過燃放煙花?”

    金勝曼的眼睛舍不得從漫天煙花當中收回,下意識答道:“倒是見過,隻是沒見過一下子燃放這麽多。”

    長安城中但凡婚喪嫁娶,如今都時興燃放煙花,可是如同除夕夜這般滿城皆放煙花的盛大場麵,卻是她見所未見。

    蕭淑兒便說道:“你每見到一朵煙花升空盛放,都代表著咱們家的庫房裏又多了幾貫銅錢,煙花燃放的越多,咱們家的收入便越是豐厚。”

    金勝曼愕然回首,不可置信的看了看蕭淑兒。

    這滿長安城的燃放煙花,又與咱們家有何關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