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當真爆發這等事,自己的臉麵就算是丟盡了,往後還如何在兵部頤指氣使、拉攏人心?

    想了想,李治問道:“據本王所知,大唐也不僅有房家一家鐵廠,長孫家的鐵廠曾經無論產量亦或是質量都不在房家鐵廠之下,咱們為何不向長孫家鐵廠購買鐵料呢?難道這是房俊定下的規矩,便於他以權謀私?”

    柳奭目光怪異:“這怎麽可能?原本房家鐵廠是不願意為兵部供應那麽多鐵料的,因此而導致江南船廠時常因為鐵料不足而減緩生產,隻不過別家鐵廠的價格幾乎是房家鐵廠的兩倍,而且鑄造局又承擔著大唐所有軍隊的火器裝備,所以房家鐵廠才不得不咬牙供應。”

    李治奇道:“是別家要價太高?那沒關係,本王可以去找趙國公,讓他們家的鐵廠少賺一點,往後供應兵部所需就行了。”

    柳奭心說這位殿下聰慧倒是不虛,隻不過短於曆練,對於天下事務實在是陌生得很。

    語氣盡量委婉著說道:“殿下誤會了,兵部乃中樞衙門,除去房家鐵廠這樣要兼顧著江南船廠所以導致產能略有不足,別家又怎會不願意供應呢?畢竟鑄造局所需鐵料用量龐大,哪怕少賺一些,以量取勝也遠勝閑散零售。可殿下有所不知的是,房家鐵廠經由越國公親自改良了冶煉方式,使得無論成本亦或是質量都有極大程度的飛躍,別家鐵廠哪怕是賠錢,也達不到房家鐵廠的低廉價格,質量更是天壤之別。”

    李治尷尬了。

    他這幾年都將心思放在文牘往來行政事務之上,卻從未去關心過那些具體的實務,在他看來唯有把握好朝政,努力去學習行政方才能夠強大自己,至於那些個亂七八糟的實務,自有專業的人去做,何須自己插手?

    眼下看來,自己的確有些好高騖遠了。

    僅隻是冶煉方式的改進,便可以使得鐵料的成本更低、質量更好,一下子便使得大唐的鐵料冶煉數量大大上升,成本大大降低,導致鐵料的用途更加廣泛,而且質量較之以前更加優良。

    由此而產生的成本節儉使得用量陡升,間接讓稅賦更上一層樓。

    看似奇淫技巧的無用之物,卻令大唐的國力有了一個直觀的增長,甚至於在往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使得大唐的冶煉行業徹底碾壓周邊各國,讓那些番邦蠻夷膛乎其後。

    李治再是不屑實務,也知道冶煉與人口、糧食一樣代表著最基本的國力,冶煉的發達,代表著軍隊可以有更多、更優良的軍械,民間可以有更多的生產生活用具,漢人之所以千百年來一直能夠保持對於番邦異族的領先態勢,正是因為冶鐵技術的領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