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有些話說得雲山霧罩,很喜歡將世間事務的發展用一個哲理歸納起來,然後引為經典,奉為圭臬,教誨世人。

    年少之時,人們往往不以為然,所謂時移世易、事物時刻都在變化之中,焉能用千百年前的哲理來歸納今日之事?但是等到稍有閱曆,見識了世事浮沉、滄桑變化,便會懂得有些哲理之所以存在,之所以能夠延續幾千年,必然有它的精辟之處。

    對於世事變幻、人情世故,咱們老祖宗的經驗實在是太豐富了……

    長樂公主恢複清冷,睫毛低垂,輕聲道:“本宮明日回宮,會去勸阻父皇,隻是父皇的脾性你也知道,怕是難以奏效。”

    房俊道:“陛下性情剛烈,表麵上從諫如流,實則沒有誰的勸諫能夠真正打動他。不過我們要做的便是奮不顧身的予以規勸,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陛下認識到身邊的人都不讚成他那麽去做。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陛下英明神武,終會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倒行逆施、不得人心,定會予以改過。”

    長樂公主沉吟不語。

    在她看來,如今帝國強盛繁花錦繡,眾正盈朝國力充足,隻需按著既定的策略發展下去,必定橫掃四夷稱霸天下,將來到底是誰當皇帝又有什麽關係?

    她不在乎到底誰是儲君,但她不能坐視由易儲而引發的皇族手足相殘,更不能眼看著太子失去儲位最後落得一個闔家滅門的下場。

    她輕輕頷首,道:“既然如此,房駙馬便先請回吧。”

    房俊嘖嘖嘴,無賴道:“茶水還沒喝夠呢,再者說,殿下難道不應備下午膳,略盡地主之誼,招待微臣?”

    長樂公主秀眉微蹙,不悅道:“本宮避居於此,克儉清修,每日裏唯有早晚兩頓素齋,晌午並不用膳,房駙馬還是盡快離去吧。此間雖然盡皆本宮的親信,卻難保其中便沒有父皇的耳目,一旦房駙馬在此戀棧不去、胡攪蠻纏的消息傳到父皇耳中,恐怕就不僅僅是打破額頭那麽簡單了。”

    房俊知她外柔內剛,不敢無賴過甚,隻得施禮道:“那微臣便先行離去,靜候殿下佳音。”

    長樂公主輕輕“嗯”了一聲,眼皮都未抬一下。

    房俊隻得起身退走,雖然碰了一鼻子灰,心情卻是不錯,腳步輕快……

    耳畔房俊的腳步聲消失在門口,長樂公主才抬起頭,透過窗子看著房俊挺拔的背影走出院子,直去山門。

    不由得悵然若失,抬眸看著已然陽光燦爛的天空,幽幽的歎了口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