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坐直了腰杆,瞅著長孫無忌道:“趙國公寬以律己、嚴以待人的風範,的確堪稱天下楷模。若非您自己將權力看得太重,麵對即將失去的權力不擇手段的試圖予以挽回,又怎會陷入今時今日之境地?自蹈火坑也就罷了,卻也連自己的子孫都牽連在內,闔家不寧,這便是您權力至上的後果。當一個人將權力至於一切之上,這是一種病,而且病入膏肓。”

    這是一句實話。

    以長孫無忌的功勳,加上文德皇後的遺澤庇佑,無論李二陛下如何痛恨門閥士族,隻要長孫無忌肯放手,又怎會對長孫家虎視眈眈,亟待壓製而後快?況且這份香火情分就算是太子登基之後,也得領受不誤,長孫家隻要守規矩,世代榮華與國同休乃是尋常。

    可長孫無忌偏偏接受不了權力失去的落差,所以一直謀求挽留即將失去的權力,為此不惜將整個關隴貴族盡皆綁上自己戰車,與皇權對敵。

    所以曆史上長孫家最後的下場早已注定。

    李二陛下或許還念著往西的情分手下留情,李治哪裏管得那麽多?他深知既然長孫無忌能夠將太子李承乾弄下台,就能夠將他這個皇帝廢黜,又怎肯坐以待斃,處處受到長孫無忌的鉗製?

    長孫無忌自然不肯認同房俊之言,搖頭道:“老夫沒有。”

    房俊笑了笑,道:“戰國之時,韓非子曾寫了一篇文章,不知趙國公是否讀過。”

    長孫無忌皺眉:“哪一篇?”

    房俊道:“扁鵲見蔡桓公,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屢次三番,不斷勸說蔡桓公及早醫治,蔡桓公卻總是不信,並對左右說:‘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最後,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不久之後,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您得的,便是與蔡桓公一樣的病。”

    這是韓非子的著作《扁鵲見蔡桓公》,講述的是“諱疾忌醫”、“聽不進意見”的故事。

    後世幾乎人人都聽聞過這篇故事,更懂得其中的道理,但是在書籍極其稀少、知識傳播極其有限的唐朝,這片文章還真就甚少有人曾經誦讀過。

    長孫無忌也沒讀過這篇文章,但他天分高絕,自然轉瞬間便明白了房俊的用意,麵色愈發陰沉,強忍著怒氣,道:“老夫沒病!”

    房俊撫掌大笑:“寡人無疾也!哈哈,蔡桓公當年也是這麽說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