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之形勢,安西軍雖然大敗阿拉伯軍隊,但是雙方實力的對比絕非戰果所呈現的那般懸殊,安西軍占據了天時地利,又出其不意,在阿拉伯人尚未站位腳跟之時傾巢而出,硬碰硬的來了一場遭遇戰,這才導致阿拉伯人吃了大虧。

    而且阿拉伯軍隊的統帥也很有問題,據戰報所說,甫一接陣,對方的步卒居然正在撤出戰場,而騎兵亦有返程之意……雖然不知原因究竟為何,但是唐軍的確占了大便宜。

    而這種情況,在與吐蕃對陣之時絕對不會發生,所以兩國一點開戰,那便是實打實的一場消耗戰,兵卒、輜重、裝備、糧秣,都得好似流水一般往裏填,這對於兩國來說,勢必元氣大傷。

    尤其是吐蕃眼下國內之局勢,因為缺少糧食而導致的上下對立、民間不穩,稍有不慎便是一場舉國動蕩,直接影響到鬆讚幹布的統治,哪裏敢毫無顧忌的大戰一場?

    就算大唐因為東征而使得安西軍缺少支援,最終敗於吐蕃,甚至致使整個西域陷落,吐蕃也不可能憑借一己之力將西域盡皆占據。

    待到大唐平定高句麗,回過頭來數十萬大軍陸續征兵西域,吐蕃勢必會陷入一場戰爭的泥潭,無法抽身。

    說到底,缺乏糧食乃是吐蕃所麵臨的最大的問題……

    李二陛下點了點頭,心中舒暢,道:“那就讓祿東讚在城外等著吧……這老家夥口舌伶俐、思維敏捷,數次出使大唐都讓朕疲於應對,晾一晾他,等到聞聽安西軍大勝之消息,想來臉上的神色會很有趣。”

    房俊心中好笑。

    祿東讚才智絕倫,尤其是其應變之快的確少有人及,背靠吐蕃這等可以與大唐掰手腕的強國,氣勢上也不弱,所以以往可是令李二陛下數度難堪,惱羞成怒之際亦是無可奈何,如今能夠扳回一城,自然心中舒爽。

    又聽得李二陛下問道:“先前你說要拖延祿東讚覲見的時間,故而以舉行書院開學典禮的借口,請求長安戒嚴。如今西域戰報已至,且安西軍大獲全勝,將敵寇盡皆驅逐,那麽也就沒必要再拖延下去……開學典禮籌備得如何了?”

    房俊忙道:“陛下對書院寄予厚望,微臣焉敢懈怠?還請陛下放心,微臣精心謀劃之典禮,必然令得天下側目,一舉將書院之名氣傳遍天下,使得天下人皆知貞觀書院,使得天下讀書人盡皆趨之若鶩!”

    李二陛下雙眸錚亮,興致勃勃問道:“哦?到底使出了和等手段,願聞其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