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內侍入內通稟,說是李君羨殿外求見。

    李二陛下微微蹙眉,難不成京中又發生何事?

    “宣!”

    “喏!”

    內侍退出,旋即,李君羨大步入內。

    “啟稟陛下,高真行糾集一群關隴子弟圍聚書院,揚言要書院準許他們入學之資格,與書院書吏發生衝突,其中趙國公家幼子長孫潤被房俊重傷,眼下雙方正在書院之中對峙……”

    李二陛下聽聞,頓時揉了揉太陽穴,心中隱隱有怒火升騰。

    這幫子混球整日裏吃飽了沒事幹,鬥雞走狗欺男霸女也就罷了,念在你們長輩對大唐功勳赫赫,不願意追究你們,可是跑去書院鬧事,真以為朕的鞭子抽人不疼?

    尤其是這個高真行!

    同樣都是紈絝子弟,可是差距怎地就那麽大呢?

    人家房俊當初亦是尋釁滋事打架鬥毆,可是一朝覺醒,頓時宛若重生,不僅僅在文學造詣之上冠絕大唐,與機關精巧之事獨步天下,就連武功亦是勇冠三軍、功勳赫赫!

    而高真行呢?

    論親疏,高家與皇室有姻親之實,論功績,高士廉之鼎力扶持更比房玄齡為重,自己亦曾對高真行寄予厚望,認為可以將其培養成年青一代當中的領軍人物,結果呢?

    屢次三番挑釁生事,性格跋扈囂張乖戾,不思進取恣意妄為,簡直令人失望透頂!

    還有高士廉的長子、自己閨女東陽公主的駙馬高履行,以及背棄渤海高氏、轉投長孫無忌帳下的高季輔……

    高氏一門,後繼無人呐!

    想到此處,本來欲嚴懲高真行的心思,卻又淡了下來。

    說到底,高士廉的功勳不可抹煞,尤其是撫養文德皇後的恩情,更是恩比天高。

    沉默一會兒,李二陛下問道:“在此之前,高真行見過何人,與何人過從甚密?”

    李君羨明白李二陛下的意思,遂低聲道:“最近一些時日,高真行與荊王世子形影不離,就在昨夜,兩人亦曾在平康坊通宵飲酒作樂,直至坊門開啟才各自散去。隨即,高真行便召集了百十個關隴子弟,嘯聚一處直奔書院……”

    李二陛下冷笑道:“坊門開啟方才召集人馬,卻能一呼百應,眨眼之間便糾集了百十人……這分明是早有預謀。”

    頓了頓,他問道:“趙國公府,可否有人參與此事?”

    李君羨心中一凜,明白這可不是單純的懷疑長孫無忌參與此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