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往往看到的並非是結果,而是導致這個結果的過程。

    比方殺人之罪,雖然結果都是致人於死,但動機不同、手段不同,往往會導致差異極大的結論。

    甚至會予以同情……

    王家在這件事情上本就無辜,如今站出來勇於承擔責任,肯舍棄大筆財貨取得房俊之諒解,起碼在輿論上占據了先機。

    世家門閥最重要的便是名聲,蕭家出了一個挺身而出當“死間”的蕭嗣業,如今名聲響徹大唐,誰都要讚一聲“忠勇世家”,與之相比,再多的財貨也不值一提!

    而整件事位於王家的反麵,便是長孫家。

    王家表露出慷慨決絕之態度,不僅僅能夠爭取輿論的同情,更會將長孫家推入一個“不忠不義”之境地,這亦是王家的報複。

    前有長孫衝謀反,現有勾結王敬訓陷害房俊,長孫家的名聲怕是要徹底毀了……

    當然,大大方方表示賠罪的另一層用意,未嚐便沒有“脅迫”房俊的意味:你看我們態度這麽好,你也不好意思多要賠禮吧?要的多了,咱是不說什麽,但外人看著,難免說你房二不講究……

    以往這位兄長木訥寡言,可是父親故去之後繼承家主之位,卻陡然爆發出這等過人之智謀,真真是令人不可置信。

    “今日長樂公主壽誕,於城南終南山道觀之中置辦了素席,宴請一眾皇子、公主,吾亦受到請柬,稍後便與南平公主前去赴宴,房俊亦在邀請之列,屆時吾尋一個機會,將這番意思表示出來,廣為人知。”

    “如此甚好,但是要掌握好尺度,莫要被房俊誤認為吾等故意大張旗鼓,有脅迫之嫌。咱家雖然與晉王親近,但眼下畢竟太子才是儲君,而房俊如今聲勢日盛、羽翼豐滿,決不可輕易決裂。”

    “大兄放心,小弟謹記便是。”

    “去吧,給長樂公主備上一份厚禮,雖然坊間傳聞多有不實,但是房俊與長樂公主之間關係的確微妙,隻要長樂公主肯幫襯一句話,這件事就算是到此為止了。”

    “喏!”

    王敬直鄭重應下,想要準備壽禮。

    壽禮本來早已備下,不過此時形勢有變,為了討好長樂公主,還需要再下一番心思才行。

    卻不料王崇基站起身,走到他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頭,然後微微俯身,在他耳畔低聲道:“不要覺得委屈,更別覺得冤枉,今晚給房俊一個態度,然後明天你去長孫家麵見趙國公,與其商談吾家在定襄一代收購羊毛之事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