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作戰,兵卒勇猛與否尚在其次,首重的便是“未慮勝先慮敗”,每一步的軍事行動都有著極其精密的算計,追求的是“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講究的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的境界。

    掄起單兵素質,自幼長在馬背上驍勇善戰的胡族強出漢人何止一籌?

    可是自古以來,除去某一些特定的時間段之外,胡族全麵落於下風,這就是因為胡人不擅長謀略,隻知道一味的猛打猛衝,動輒落入漢人構設的陷阱,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所以說,謀略很重要,但這正是胡人所欠缺的。

    曳莽的話提醒了夷男可汗,他覺得事情好像不大對頭,一切看似正常,但似乎……太順了?

    沒錯,太順利了。

    唐軍兵卒單個拎出來比劃戰鬥力,的確不是胡人的對手,但唐軍的紀律性卻是胡人望塵莫及的。在戰爭中,又豈是超過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戰役,兵卒對於軍令的服從絕對是導致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胡人不怕死,是因為他們骨子裏的侵略、掠奪的本性,在看到勝利之時那種對於掠奪的渴望可以戰勝對於死亡的恐懼,相反,若是絕境之下,卻極其容易士氣崩潰一瀉千裏。

    唐軍則不同,他們不似胡人兵卒這般充滿著侵略性,但是個個沉默堅韌,隻要軍令下達,麵前縱然刀山火海,亦是一往無前,死不旋踵!

    作為一支深入漠北腹地的孤軍,趙信城就是唐軍賴以生存的據點,一旦失去城池的依托,茫茫雪原之上,他們會成為薛延陀騎兵追逐宰殺的獵物,一個一個咬死,直至全軍覆滅。

    這等情形之下,唐軍統帥必然下達死守趙信城的命令。

    軍令如山,唐軍縱然最後戰敗,卻也不應當在自身折損微乎其微的情況下,便如此輕易的便被薛延陀軍隊突入城中……

    夷男可汗目光閃爍,心思沉重,扭頭看向契苾可勒:“依你之見,可有不妥?”

    契苾可勒也有些迷惑。

    要說不妥,經由曳莽這麽一提示,那肯定是有的。

    但是他卻想不出來緣由,唐軍故意示敵以弱,誘使薛延陀入城?不能排除這個可能,但是唐軍動機何在?薛延陀縱然入了城,數萬大軍蝟集在一起,縱然是唐軍的火器一時之間也不可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反而會激起薛延陀兵卒絕境之中的求勝欲望,而且如此一來拉近了雙方的距離,使得戰略空間無限縮小,數萬人瘋狂衝擊之下,任憑唐軍火器再是威力驚人,難不成能夠一股腦的將數萬人都給斬殺幹淨?隻要殺不絕,這些瘋狂的兵卒便會衝入唐軍陣地,將唐軍撕咬成碎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