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親信不認識趙德言,不明白自家將軍為何如此尊敬信任一個夾雜在突厥人當中的漢人老者,不過亦不敢多問,當即領命,帶著幾個心腹兵卒匆匆離去。

    兩人站在城頭,眺望著遠處對峙的唐軍與薛延陀騎兵。

    黑壓壓的薛延陀騎兵塞滿了遠處山梁之間的平地,遠遠望去仿佛螞蟻一般遮蓋大地。

    明顯單薄的唐軍五百人陣列猶如蟻群麵前的一塊米粒,又如狂怒波濤之前的一塊砥石,看似搖搖欲墜……

    “這大度設瘋了不成?那邊夷男可汗正跟陛下商議和親之事,這邊他卻悍然侵入大唐境內,豈不是跟夷男可汗對著幹?”

    守將一臉憤然。

    大度設毫不理智的進攻突厥人,突厥人更是不按常理的來到雁門關,導致他白白遭受一場說不清道不明的冤枉,真特娘的見鬼了……

    趙德言捋著胡須,笑而不語。

    自己油盡燈枯,在塞外流浪了大半輩子,死前能夠魂歸故裏埋骨桑梓,還能最後替大唐狠下決心重創薛延陀,使得北疆邊境得到十數年的安穩,固然這份功績無人能知,他也沒打算四處宣揚,心底卻難免有些得意。

    漢人的毛病便是耽於安樂,隻要邊境安靖,便不思進取,任由胡族在塞外休養生息,漸漸壯大,直到強盛至一定程度,再一次入侵中原燒殺劫掠,漢人才迫不得已奮起反抗,如此周而複始。

    當然,這也跟農耕民族缺少馬匹不擅馬戰有關……

    現在的漢人倒是有了進取心,君王氣吞山河誌存高遠,帝國錦繡繁華軍旅昌盛,隻是為何死死盯著高句麗那破地方?

    在趙德言看來,高句麗一隅之地,既無戰略之縱深,亦無充足之兵源,土地貧瘠氣候苦寒,完全就是無用之地,更不用擔心成為漢人心腹之患,即便其再是強盛,在漢人王朝的臥榻之側,亦絕對不可能取得太高的發展。

    前朝的隋煬帝便是如此,大軍百萬浩浩蕩蕩,直奔這無用之地,結果損兵折將士氣大跌,直接導致國內空虛政局動蕩,諾大一個王朝,轉瞬之間分崩離析煙消雲散。

    眼下之大唐皇帝,又要步上隋煬帝之後塵,令人扼腕……

    所以趙德言才布局這一切,薛延陀長驅直入侵略大唐領地,更意欲屠盡大唐盟友,隻要北疆之主將稍稍有那麽一點魄力與眼光,主動與薛延陀做一些接觸,這一仗就算皇帝不願意打,也非打不可。

    隻是不知,此刻就在北邊不遠處屯駐了大量兵力的馬邑城,那位房玄齡的公子、大唐皇帝的女婿,是否會有所動作,敢於違抗皇帝的意誌,給予大度設率領的這一支薛延陀精銳部隊以痛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