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素,房玄齡對於房俊采取“放養”的態度,懟人也好,被人懟也罷,大多不聞不問、置身事外。

    現在這件事影響之重大,若是經由劉洎、長孫無忌這麽一鬧,將其定性,後患實在太過惡劣,就連房玄齡也坐不住了。

    眾人注視之下,房玄齡眼尾都不看長孫無忌,隻是瞅著劉洎,沉聲問道:“老夫敢問禦史中丞,汝這份彈劾,可是出自於令師之授意?”

    劉洎搖頭道:“不曾,老師胸襟廣博,縱然受到羞辱,往往亦是一笑置之,不以為意。然,下官並非是以老師之學生身份在此告狀,不滿房駙馬之所為,而是盡一個禦史中丞之職責,懲善揚惡、匡扶律法,與老師並無幹係。”

    義正辭嚴,說的好像他就是個千古第一清官似的……

    房玄齡緩緩頷首,道:“怪不得,那日令師自山門下來,曾來老夫府中拜訪,期間對於犬子那一篇文章頗多讚譽,老夫汗顏無地。今日禦史中丞彈劾犬子,與令師當時的話語南轅北轍,老夫還以為,令師不過是一個自食其言、虛偽做作的腐儒,現在看來,卻是老夫誤會了,改日當前往令師府上,負荊請罪。”

    言罷,悠然自得的閉上眼,養神去了。

    劉洎卻是大汗淋漓……

    當日山門前之情形,他並不清楚,齊威固然是他的老師,可是齊威名重天下經學造詣深厚,親手教出來的學生沒有一百也有八十,總不可能挨個告之當時之詳細。

    事後,劉洎倒是知道齊威去了房府,可他自以為乃是去找房玄齡算賬,讓他好好教兒子,哪裏知道居然是去誇讚了房俊一番?

    他更不知道,若非齊威當機立斷,立馬跑去房玄齡府上討了個人情,將最後那一段刪掉,那一篇《師說》的影響力,隻怕足足比現在要超出一倍……

    現在聽房玄齡這般說話,他立即知道自己犯了大錯。

    老師都已經表示房俊這篇文章作的好了,自己卻跑過來彈劾房俊,讓外人看著,豈不是老師明裏一套暗裏一套,表麵顯示大度胸襟,對於房俊的文章不吝褒獎,私下裏卻讓自己彈劾房俊,睚眥必報?

    自己很有可能裏外不是人……

    本是想在外界眼中展示自己尊師重道,為了維護老師之聲譽不惜“對抗強權”,怎地卻被房玄齡這麽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變成了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偽君子,弄得自己好像挖了個坑,親手將老師給埋了……

    劉洎額頭冒汗,僵在原地,進退不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