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珠玉在前,何不效仿之?

    這回不僅葛城皇子目瞪口呆,連素來膽大的中臣鐮足都嚇到了……

    這豈止是兵變?

    這簡直就是要血濺板蓋宮,來一場家族大屠殺……

    葛城皇子心中巨震!

    老師是讓他效仿大唐皇帝,血濺宮廷、逆而篡取?!

    太刺激了,小心肝有點受不了……

    中臣鐮足沉吟道:“天皇陛下乃是正統,若皇子逆而奪取,豈非背負不忠不孝之惡名?”

    僧旻大師含笑搖頭,道:“青史之功罪,民間之善惡,又豈是那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唐皇帝逆而篡位,殺兄弑弟迫父退位,可是現如今大唐朝野上下可有幾人對此非議?隋煬帝修建運河,功在千秋,可是他三征高句麗弄得民不聊生哀怨沸騰,所以他是昏君,大唐皇帝殺兄弑弟,可他勵精圖治勤勉政務,賞罰分明整肅吏治,國勢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所以他是明主……皇子,難道還不明白麽?”

    天下百姓也好,朝廷群臣也罷,大家並非十分在意帝王的個人品德,哪怕你是個十惡不赦之凶徒,幹過數不盡的壞事,但隻要能夠對大臣們賞罰分明,能夠讓百姓們安居樂業,那麽你就是一個好皇帝。

    反之,縱然你是千古人傑道德典範,卻疏於政務將國家治理得民不聊生,大家又豈會擁戴你呢?

    葛城皇子乃是聰明靈透之人,聽到此處,已是豁然開朗!

    世間所有的一切,追根究底,都是攸關自己的利益。

    賞罰分明,就能夠保證大多數文武群臣的利益,所以他們會死心塌地的擁戴你;勤於政務、整肅吏治,就能夠讓天下百姓不被苛政所害,不被稅賦所累,都能吃飽飯,自然都會歌頌你……

    中臣鐮足卻憂心忡忡,覺得南淵請安與僧旻大師有些冒進,出言提醒道:“可是蘇我入鹿權傾天下,家中部民死士數千,不僅甘樫丘上蘇我氏的山城易守難攻,更在飛鳥寺內囤積了數千僧兵,盡皆裝備精良驍勇善戰,萬一失手,非但皇子難求活命,恐怕皇室亦將遭受其屠戮,吾等成為千古罪人矣!”

    聖德太子的《十七條憲法》猶如繩子一般緊緊將蘇我氏的野心綁縛,使之不敢升起謀朝篡位之心。可一旦效仿大唐皇帝那般刺殺蘇我入鹿,誰敢保證不會使之徹底發狂,再也不顧後果悍然縱兵入京,將天皇一脈殺個幹淨?

    蘇我入鹿平素最是豪橫殘暴,誅滅天皇血脈這等事看似瘋狂,但那個魔王卻絕對做得出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