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你若是不想讓我好,那我也絕對不會慣著你……

    城外,槍炮局。

    作為整個鑄造局的核心,槍炮局的四周砌上了高高的圍牆,有兩百名兵卒分成數班不分晝夜的警戒,更有幾十隻身軀修長矯健的細犬被兵卒牽著參與巡邏,這些凶猛的細犬聽覺敏銳嗅覺發達,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能引起他們的警覺。

    這是中華大地上最古老的獵犬。

    對獵犬的描述,最早見於《詩經》。

    《小雅·巧言》中有“躍躍毚兔,遇犬獲之”,即用獵犬捕獲狡兔來比喻君子能識破諂人的恭維巧言。在《秦風·駟職》中有“輶車鸞轆,載獫猲獢?”的描述,記載了秦國公子攜犬狩獵的場麵。其中“獫”和“猲獢”均為獵犬,“獫”的嘴、腿、腰都很細長,依靠速度捕獵,這就是“細犬”。直到二十一世紀的關中大地上,仍存有這樣的犬種,當地的老獵人把它叫作“獫狗”。

    當然,最凶猛的細犬要數蒙|古細犬,這種犬是後來獵人們慢慢馴化出來的,體型高大健壯,速度快、嗅覺靈敏,搏鬥能力強大,一般一隻蒙|古細狗就可以單獨和狼對抗,兩隻以上可以輕鬆控製大型獵物,性強凶猛頑強。

    據說成吉思汗遠征歐洲時,就曾帶著許多蒙|古細犬作為警戒與狩獵之用……

    唐朝的關中細犬雖然不如以後的蒙古細|犬,但是照樣健壯凶猛,等閑一個軍種悍卒若是被這種犬近身,就算能夠用刀子將犬宰了,自己也得舍下一條胳膊或者一條腿,若是不幸被咬住了脖子,就算是呂布在世也得跪……

    房俊上輩子的農村老家就曾養過一條細犬,不過那個時候打獵的少,基本都是當做家狗養著看家護院的,品種也不純。來到這個時代,房俊自然想著閑來無事的時候讓手下人多培育出一些純種的馬匹和犬類,阿拉伯馬和細狗便是這種臨時起意之後隨意為之,起碼讓後世那些不務正業的二世祖們不至於吹牛都找不到資本,平素都是什麽德牧金毛哈士奇,本土的犬種似乎根本拿不出手……(咦,好像混進來什麽奇怪的東西)

    房俊帶著一幹親兵來到槍炮局的門口,遠遠的便被細狗聽到了動靜,“汪汪汪”的狂吠起來,負責警戒的兵卒當即嚴陣以待,見到是房俊之後方才放鬆警戒,並且推開一扇厚重的大門,放房俊等人入內。

    剛剛進到大門裏,便“砰”的一聲悶響在不遠處想起,房俊頓時精神一振。

    這聲音,太熟悉了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