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地豁然開朗!

    熟讀漢人書籍的他自然知道宣傳的重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嘛!

    “聖人之道深遠,人不易知“,國家大事不是那些目光短淺大字不識的愚民可以搞明白的,對於朝廷政略,“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朝廷讓你幹什麽你乖乖幹什麽就行了,沒必要去弄明白到底為什麽這麽幹,因為說了你也不懂……

    這麽說來……自己也不見得就一定會成為林邑國的千古罪人啊?

    此事大有可為!

    峰回路轉,眼見自己的名譽或許不會被釘在林邑國曆史的恥辱柱上,諸葛地重新煥發精神,揉了揉摔得疼痛的腰,一臉諂笑的對劉仁軌說道:“沒錯沒錯,伽獨弑王篡位,某率領勤王之師捍衛正統吊民伐罪,在大唐友軍的協助下付出巨大的代價終於誅鋤奸佞!”

    諸葛地心裏快要樂開花,如此一來,自己不但不會成為罪人,反倒成了林邑國的大功臣?

    這簡直就是意料之外的收獲,美滋滋……

    至於習漢字、說漢話、讀漢書……這有什麽問題?

    求都求不來的好事!

    放眼天下,自秦漢以降,所有的周邊小國哪一個不是以漢學為最高地位?高句麗、新羅、百濟、倭國、林邑……學習漢字那是隻有貴族才能擁有的特權,漢家典籍有如煙波浩蕩博大精深,上趕著學還不見得能學得到呢!

    諸葛地打定主意,必須牢牢抱緊唐人的大腿,這樣不僅自己能夠登上王位穩如泰山,還能借助唐人的力量開展輿論,隱藏眼前這樁慘案給自己徹底洗白。

    至於被唐軍誆騙利用的怨憤以及十餘萬臨沂人之血仇……與自己一國至尊的王位和情史流芳相比,算個屁呀!

    諸葛地雖然也姓諸葛,但他不是諸葛亮得後人,沒有繼承諸葛亮的智慧,但是也不蠢。

    在不得不跟隨唐人腳步接受操縱寧願做一個傀儡這一點上,他當機立斷:“接下來如何做,還請總督示下,某無不接受,全力配合。”

    不配合不行,乖乖的當個傀儡還能坐上王位並且洗白,若是不配合,他敢肯定唐人會立即講他棄若彼履,回頭便找一個林邑國殘餘的貴族大臣推上去……

    劉仁軌哈哈一笑,欣慰的拍拍諸葛地的肩膀:“識時務者為俊傑,某相信林邑國在陛下您的帶領下保持跟大唐的友好協作,定然會繁榮富庶,本固邦寧!”

    諸葛地諂媚的笑,心裏卻在歎氣:本固邦寧?林邑國青壯死了一大半,元氣大傷,自今以後怕是要被你們唐人漸漸蠶食掉了,或許千百年後,亡國滅種也說不定……

    等到林邑國的土地上盡是漢人後裔,這國叫做林邑還是大唐又有何分別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