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正是因為關隴集團在軍中的根基實在是太過深厚,所以李二陛下才一直念念不忘的想要削弱關隴集團的實力,這一次房俊的議案,說不得其中便有李二陛下的授意……

    而高士廉能夠走到今天憑的是什麽?

    固然有他自己精明強幹的因素,但更多的卻是來自於關隴集團的加成!

    沒有文德皇後、沒有他長孫無忌、沒有關隴集團的鼎力襄助,他高士廉憑什麽數十年間都是李二陛下身邊最親近、最有影響力的謀臣?

    靠渤海高氏麽?

    嗬嗬……

    然而現在,高士廉卻反戈一擊,讚同房俊這個名為救災,實則將軍權分散動搖了關隴集團根基的議案!

    為什麽要這麽做?

    關隴集團拋棄高士廉可以,但高士廉怎麽可能反水關隴集團呢?

    長孫無忌滿心不能理解,想要努力的去從高士廉的神情當中找尋一點蛛絲馬跡,但是盯著高士廉看了半天,卻是毫無所得。

    都是人老成精的貨色,又怎能將心緒外露呢?

    而蕭瑀更是在駱駝身上壓下了最後一根稻草……

    “陛下,微臣以為此議案實乃功在千秋之妙策!”

    一直未曾發言的蕭瑀在高士廉表態之後緊隨而上,侃侃而談:“孟子雲:得民心者得天下!《荀子·王製》亦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可見民心之重要。房侍郎這項議案,且不論可以救援多少災民,單單在災民遭受滅頂之災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萬般絕望之時見到陛下派去的軍隊,那種心靈上的慰籍以及對所有百姓精神上的衝擊,便足以使得陛下萬眾歸心。隻要民心所向,何愁陛下不能成就千古霸業,何愁大唐不能千秋萬載?”

    這便是蕭瑀的高明之處,字字句句皆是得自古訓、發自肺腑,入情入理,卻偏偏就能撓到李二陛下的癢處……

    李二陛下最在乎的是什麽?

    名聲!

    隻要天下百姓皆傳頌他的好,又何懼於那一絲半點潛在的後患?

    況且他向來對手底下的這幫文武大臣信任十足,出了一個侯君集還不夠,難道還能有第二個?

    絕無可能!

    此時風向已經完全轉變至讚成一方,李二陛下看了一眼寥寥幾個還在堅持反對的關隴集團出身的大臣,麵無表情,直接拍板:“既然如此,便將此法暫且試行,畢竟事關重大乃是千古未有之舉措,其中難免有疏漏之處,且在試行當中漸趨晚膳,以為後世不易之製度,使得天下百姓盡皆感念朝廷,民心歸附,萬眾一心!”

    皇帝拍板了,且還說了乃是“試行”,長孫無忌也不敢繼續反對。

    此事即成定局,那就不能在繼續糾纏下去,否則隻會使得他越來越少的“聖眷”漸至凋零……

    既然高士廉先行反水,那麽他接下來的謀劃便可以進行得毫無心理壓力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