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立國未久,雖然繼承了大隋的大部分政治架構,然而隋末連年混戰卻差不多已然耗盡了龐大帝國的最後一絲元氣,整個官僚係統幾乎被徹底摧毀,大唐幾乎可以說是建立在一片廢墟之上。

    這等情形之下,即便是中樞各個衙門亦是人手短缺,完全沒有曆朝曆代漸至中段所困惑整個國家的冗官問題。

    本來各部門的人手便捉禁見肘,又如何去抽掉出一個要涉及整個關中救援天災的龐大衙門?

    一眾大臣都露出好奇之色,想要看看房俊如何回答。

    畢竟按照房俊一貫的表現來看,若是沒有一定的把握,是不可能這般冒失的站出來的。這廝固然棒槌,但是能力卻是有目共睹,即便最不待見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房俊麵容恬淡,朗聲說道:“趙國公言之有理,果然不愧是帝國之柱石,對於大唐上下之利弊深有見地。然而……”

    說到此處,他話頭一轉,在大臣們驚奇於他既然替長孫無忌吹噓的時候,一副搖頭歎息的神情,歎氣道:“……趙國公卻是雍容的太久,思想作風已然故步自封,辦事隻知墨守成規,卻不懂得與時俱進、繼往開來。其實成立這個‘災難應急指揮衙門’隻需要有關各部相互協調出一套領導官員,在天災發生之時能夠及時準確的做出應對之策即可,至於救災人手……幾十萬人放在那裏呢,何須愁眉不展?”

    幾十萬的救災人手……

    滿殿大臣全都愣住了,去哪裏找這麽多人來?

    就連李二陛下亦是一臉莫名其妙,不知房俊如何變出“幾十萬”人出來。

    長孫無忌被房俊一頓冷嘲熱諷氣得肝疼,此刻卻也氣得笑出聲來:“乳臭未幹之輩,也敢如此信口雌黃?整個關中的人口亦不過三百萬,爾居然敢口口聲聲說什麽幾十萬人放在那裏,是爾依舊宿醉未醒滿口胡話,還是某年老耳鳴聽錯了數字?”

    文臣們都以為房俊是胡說八道,整個關中的人口都放在那裏,哪裏有可能一下子調動幾十萬人參與救災?

    可坐在一側每一次朝會都充當“吉祥物”的武將們卻是心底一沉!

    難道……

    果不其然,房俊也不看長孫無忌,對著李二陛下沉聲道:“陛下,關中十六衛十數萬大軍宿衛京畿,集齊關中雄兵,遙製天下州府,乃帝國穩定之基石。然則區區關中不過八百裏之地,更有雄關天塹所成之屏障,已然是固若金湯。既然如此,何妨在可以快速抵達的區域之內,由朝廷統一指揮調度,以十六衛之兵馬參與救援天災?”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

    長孫無忌目眥欲裂,驚呼道:“賊子好膽!安敢動搖天下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