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代,宗族血脈是至高無上的親密關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反之,一人有罪就要闔族遭殃。雖然與齊州老家相距千裏,但是五代之內,京城房氏與齊州房氏都是同氣連枝、禍福相倚。

    隻有等到數代之後聯絡漸少,方能漸漸的隔離開,不至於彼此之間攀扯太多。即便是那樣,到底也是同宗同源,一旦有事,也必然會竭盡全力的伸一把手。

    更何況上次房俊遠赴齊州奔喪,雷霆手段將齊州吳家斬盡殺絕,早已震得齊州老家一幹叔伯兄弟瞠目結舌,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一次進京賀喜,更是見識到了房玄齡父子在朝中雄厚的勢力以及皇帝的聖眷,哪裏還敢生出半分因為慢待而來的鬱悶?

    房俊笑了笑,說道:“京中風物華美,與齊州多有不同,二位兄長千裏迢迢赴京賀喜,小弟足感誠意,不妨多逗留幾日,也好讓小弟一盡地主之誼,好生招待一番。”

    他是穿越者,除去朝夕相對的至親之外,對於這些所謂的族人並沒有多少認同感。不過房遺訓兄弟深明事理,上一次自己前往齊州奔喪之時相處的尚算不錯,這回理當略盡地主之誼,亦算是人情往來。

    房遺簡便笑道:“二郎貴人事多,倒也不必在意吾兄弟二人。剛剛便與遺直說過話了,他整日裏清閑,正好可以帶著吾倆四處逛逛,也可借機多多結交幾位飽學之士。”

    房俊這才恍然。

    房氏一門耕讀傳家,雖然在房玄齡未曾發跡之前隻是在齊州當地小有聲望,但是子孫一直讀書不輟,皆是讀書人。房遺訓兄弟兩個在齊州也算是命門士子,雖然未曾入仕,但在士林之中名氣不小。而自己那位便宜兄長更是個鑽進書簡的書呆子,三人之間倒是頗為“臭氣相投”……

    房遺訓笑道:“說起來,還是二郎之文采冠絕當世,隻是你事務繁忙,愚兄怎好耽擱你是時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自忙你的,吾兄弟在府上多住幾日,也好多聽叔父教諭。”

    雖然是至親,可是也要講究往來。兩兄弟這次進京最重要的目的,便是與房玄齡多多接觸,鞏固親情。

    再親近的血緣,若是相隔千裏斷絕來往,用不了幾年也就淡化下來……

    任何一種感情,也都是需要經營的,所以才有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

    兄弟三個說說笑笑,聊得倒也親熱愜意。

    門口有侍女小步走進來,到房俊身邊輕聲道:“二郎,家主命奴婢喚您過去,說是有事相商。”

    房俊急忙跟房遺訓兄弟賠罪,起身向後院書房行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