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細致,通情達理,岑文本的確乃是朝中精擅實務之幹才。如同房玄齡一般,本身隨出身世家門閥,卻是是不群不黨、醉心實務,尤其令皇帝滿意。

    這等人才是帝國之基石、皇帝之臂膀,可以委以重任。

    他抬眼瞅了瞅長孫無忌等人,溫言道:“培養雜學人才,並非便是要扶持諸子百家,動搖儒家之正統。儒家之學冠絕天下,乃是為人處世之準則,立身之根本,誰也動搖不得。諸子百家早已被證明非是治國之良策,朕又如何能夠逆勢而為?況且千百年來飽受打擊,已然凋零落魄,絕非是朕想要扶持便能夠扶持得起來。”

    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

    曆朝曆代皆是獨尊儒術,早已使得儒家學說遍及天下,受到天下人之信任敬仰,被認可為煌煌大道,不可逾越,乃是立身處世之根本、帝國穩定之基石。而那些所謂的醫家、法家、陰陽家……畢竟失之偏頗,在某一方麵固然能夠取得遠超儒家之成就,卻絕對不可能在正統之地位上與儒家有一爭之力。

    儒學,早已成為天下正道,不容辯駁。

    可若是此刻表態學院擴充可行,那麽此事必然由房俊主導,以房俊與關隴集團的關係,必然狠狠的將關隴集團摒棄出局,關隴集團一絲半點的好處都撈不到,反而大大增添了房俊的勢力。

    試想,若是整個學院的士子將來都成為房俊的學生,那是何等恐怖的一股力量?即便雜學出身之官員很難做到各個衙門的主官,但是這些人也必然將實務操持於手中,可說是掌握了實際權力的一群人!

    等到房俊乘勢而起,現在便已經被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世家門閥,還有什麽力量與其抗爭?

    長孫無忌歎了口氣,即便心裏萬分不情願與皇帝對立,此刻也不得不說道:“陛下明鑒,道理固然如此,可是誰又能保證那些精擅雜學的士子們日後有所成就之時,不會將儒學視為絆腳石,生出取而代之的心思?若是當真那般,則帝國危矣!”

    房俊嘴角一挑,無聲冷笑。

    他終於看明白了,屋內這些大臣幾乎便是代表了天下儒家的核心,對於學院教授雜學一事,其實並不抵觸,或者說根本就不在意。這來源於他們本身對於儒學的信任,可是與此同時,卻有著利益在驅動著內心,這般表態反對,隻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說到底,也就隻是想要在學院當中分一杯羹,同時又能打壓自己……

    房俊看明白了這些人的嘴臉,便頻頻向老爹示意。自己的資曆自然不能將整個學院都掌控起來,可是若有老爹出麵,那就容易多了。以房玄齡的身份地位,若是想要當這個學院的祭酒,誰能反對得了?

    可是看著自家老爹低眉垂眼老神在在,似乎此間討論之事壓根就跟他沒有半分關係,連一絲一毫的關注都懶得拿出來,房俊頓時氣得牙根癢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