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公主看著侃侃而談的房俊,目瞪口呆。

    這人……也太不要臉了,似乎隨時隨地都能阿諛奉承一番,給父皇送上一個舒舒坦坦的馬屁。

    果然是佞臣!

    房陵公主則兩隻眼睛閃閃發亮,絕頂的智慧便如同八塊腹肌一般,總是能夠輕易的撩動女人的荷爾蒙……

    太子李承乾則目光閃爍,敬佩不已。

    這份急智,放眼大唐誰可匹敵?

    李二陛下倔脾氣也犯了,知道你有才,偏不信你就能將滿桌菜肴都寫出一首詩來!

    他指著一道回鍋肉:“此肉不美。”

    房俊又是好一頓琢磨……

    古往今來,堪稱“饕餮”的詩詞名家首屈一指的便是蘇軾,正兒八經的吃貨。

    想起蘇軾的一首《豬肉頌》,房俊便搖頭晃腦的背誦道:“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長安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呃!陛下息怒,微臣不是這個意思……”

    背詩詞背得爽了,將前邊的“黃州”改成“長安”,卻忘了將最後一句改一下。

    飽得自家君莫管……

    李二陛下怒目圓瞪,胡子都翹起來了!

    什麽意思?

    朕不過是問你兩句,居然就敢跟朕甩臉子,還“君莫管”?

    娘咧!

    你要翻天呀?

    李二陛下憤然又指向一道晶瑩雪白的魚膾,問道:“此乃何魚?”

    所謂的魚膾,便是生魚片,唐朝之時最是盛行,乃是豪門飲宴之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隻不過後來此風漸衰,後人不喜,便逐漸少見了,反倒是被海外的鬼子學了去,發揚光大……

    看著這道魚膾,房俊心說這個容易多了:“冬夜傷離在五溪,青魚雪落鱠橙齏!”

    鱸魚鱗少肉嫩,是做魚片的佳品,配上橙子搗成的果醬“橙齏”,乃是人間美味,風靡大唐。

    李二陛下猶自不忿,想要再指向下一道菜,耳邊便聽到房俊又繼續說道:“令惟爾清臣,銷酲引興,鱗鬣之鄉,宜授橙齏錄事守招賢使使者……”

    李二陛下有些懵。

    授橙齏錄事守招賢使使者?

    簡直胡說八道!

    不過細細思之,倒是的確有一些情趣蘊含其中,若是傳揚出去,未嚐不能成為一件津津樂道的樂事。

    特麽的,你可真會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