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貴妃愕然不解,這房俊尚未認罪呢,你恭喜個什麽勁兒?

    李二陛下欣然一笑,開懷道:“朕總算是眼光不差,為高陽尋了個理想的夫婿,朕心甚慰!”

    楊妃笑靨如花,心裏卻哭笑不得:什麽叫眼光不差?分明就是運氣好吧……將高陽公主許配給房俊,是因為房俊乃是房玄齡的兒子,您極為酬功又為拉攏,就算房俊是個瘸子傻子,您還是會將高陽公主嫁過去……

    她扭頭看了一眼身邊尚未明白陛下因何這般高興的韋貴妃,心裏鄙夷得很。

    名門閨秀又怎麽樣?再是命門,還能比得過我這前隋帝王之家不成?我隻不過是為了恪兒不至於成為眾矢之的而不得不低調做人、韜光養晦,若是一門心思的跟你爭,你能爭得過我?

    傻孢子……

    *****

    房府中堂。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因為是受害人和嫌疑人的至親,為了避嫌,故而沒有到刑部大堂旁聽監督。房玄齡亦沒有上朝,隻是在家中躲清靜。

    門口的仆役腳步匆匆,跑進門來。

    將一封書箋遞給房玄齡,說道:“此乃刑部大堂最新的消息。”

    作為當朝宰輔,刑部大堂裏的那點事兒自然有的是法子在第一時間就能知曉。

    房玄齡結果信箋,展開來一目十行的掃視一遍。

    先是微微錯愕,繼而一抹笑意浮現,伸手婆娑了幾下那信箋,又遞給仆役,吩咐道:“速速送去後宅,給夫人還有少夫人看看。”

    那仆役領命而去。

    房玄齡抬起頭,看著屋外明亮的陽光,心中一片慰籍。

    “名節重山嶽……不愧是某房玄齡的兒子,剛正不阿、傲骨嶙峋,不能登台入閣又有何妨?隻要這股正氣在胸,何愁不能建立赫赫功勳,何愁不能名垂青史?吾房氏一門後繼有人矣……”

    後宅,盧氏正指使府內郎中給兩個兒媳號脈。倒不是高陽公主和武媚娘有何不妥,畢竟臨產日期漸漸逼近,在這個生產便是鬼門關的年代,自然是要一切穩妥才好。

    看了信箋之後,眾人反應不一……

    盧氏橫眉立目,破口大罵:“這個老不死的,每次兒子出事他都穩坐釣魚台,要不是兒子有出息有難耐,怕是老早就被一擼到底了……”

    可是罵歸罵,她也拿房玄齡毫無辦法。

    你罵人家,人家要麽笑臉相迎要麽充耳不聞,你還能咋樣?

    高陽公主則蹙眉哀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