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成喟然歎道:“哎呀!如此一來,西域局勢豈非糜爛至極點?真真是可惜了!”

    西域穩固,則關中穩固。

    雖說西域遠離中原幾千裏,但是其一旦有風吹草動,關中必受波及。畢竟由西域至玉門關千裏大漠一馬平川,一支強悍的騎兵足以快速抵至玉門關下。而一旦玉門關失守,旦夕之間便可進逼關中,威脅長安!

    故此,隻要是以長安作為國都的朝代從來不可不重視西域安穩與否!

    漢朝如此,唐朝更是如此!

    隨著那書吏走進去,內堂裏頓時響起一聲驚呼,也不知是哪位宰輔發出。不過這顯然可以理解,西域形勢大變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實在是太大,有誰會想到本來已經漸漸收攏起來的西域各國人心居然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有如此之大的變故?

    房俊亦是搖頭歎息。

    為郭孝恪的烈性讚一句,是同為大唐男兒的感慨。但是實際上郭孝恪可謂半點整治頭腦也無,若非他鼠目寸光短視到眼饞房家酒坊的利潤甚至廢黜羊毛作坊,怎會導致西域各國離心離德給了突厥可乘之機?若非他貪功冒進輕敵驕縱,又怎會遭此大難?

    性格決定成敗,誠不我欺!

    *****

    幾位宰輔草草處理完官員年前述職之事,隻是簡單的走了個程序便宣布結束,然後神色凝重步履匆匆的直奔太極宮。

    李二陛下聞聽噩耗,自然是雷霆震怒!

    大吼一聲:“郭孝恪誤我!”

    狠狠的摔碎了麵前的茶杯,晶瑩如玉的白瓷茶杯在堅硬的地磚上摔得粉碎,碎片濺射。

    他怎能不怒?

    眼瞅著西域穩固形勢大好,朝廷可以全力攻略高句麗,成就自己千古一帝的宏圖霸業!可誰曾想到郭孝恪這才到了西域幾天,居然就搞得天怒人怨各國反叛,損兵折將大敗虧輸?

    李二陛下怒視長孫無忌:“你推薦的好人選!”

    科舉興起之前,官員的任免大多是要靠舉薦推選的。而作為舉薦人,所舉薦者的表現會與他的政績掛鉤。簡單來說,郭孝恪若是表現完美,長孫無忌的功勞簿上何以記上一筆功勞;反之,則長孫無忌亦要受到連帶責任。

    舉薦完就沒事了?

    想得美!

    長孫無忌亦是滿嘴苦澀,郭孝恪一代名將,誰能料到一旦到了西域便如馬放南山,再也不受控製所以才導致這些事情的發生?

    “陛下,微臣知罪,不敢推卸責任。隻是眼下還當盡快拿出一個章程,西域之變如何應對?”

    李二陛下怒哼一聲:“如何應對?自然是血債血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