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勃然大怒,戟指道:“孽畜!難道要在此罔顧人倫、咆哮金殿嗎?吾太原王氏世代簪纓、詩禮傳家,你是要將王氏的名聲徹底敗壞嗎?”

    這混蛋,平素特立獨行也就罷了,看在你尚有幾分才華的份上對你多加忍耐,本想這一次讓你立下功勞,哪怕事後被陛下追究不得不辭官歸鄉,亦要在鄉梓之地替你宣揚名聲,成為王氏的一杆標杆。

    可是在這大殿之上眾目睽睽之下,糾結於自己的名聲卻導致整個關隴集團的計劃失敗,事後就算是王氏鼎力維護於你,也抵不住整個關隴集團的打擊報複!

    愚昧至極!

    況且經此一事,王家連自家後輩都無法約束,還如何在關中立足?

    王倫終於閉嘴不言,卻依舊忿忿的瞪著房俊。

    他特立獨行不假,不與族人走動不假,可到底是王氏子弟,平素與同僚關係冷淡卻無人對其打壓排擠,還不是因為他王氏出身的身份?

    王氏就是他的根基,無論他采用哪一種方式來標榜自己的名譽,他都知道家族才是他最後的靠山。如果被家族放棄,那他現在這種朝中驚歎、民間敬服的地位轉眼之間就會煙消雲散,麵臨的將是無數的指摘和打擊……

    王倫終於退了出去,大殿之上一片安靜。

    房俊悄沒聲息的退回原本的地方,低下頭,眼觀鼻鼻觀心,再次低調起來。

    可是朝中眾臣哪一個不驚詫於房俊的戰鬥力?

    幾句歪理,就恰恰能夠擊中王倫“好名如命”的最大弱點,使其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計劃轉而展開反擊以維護自己的名聲。這種“攻敵之必救”的政治敏感力,怎能不讓人驚歎?

    按說,王倫被王珪喝退,彈劾之事自然不了了之。

    但是自然有人不能讓這件事就這麽過去,因為他們不能任由皇帝在朝堂之上提名房俊擔任京兆尹一職,一旦皇帝提名,必將通過,關隴集團現在對朝堂上風向的掌控早已達到曆史最低點,他們無力與皇權對抗,就隻能暗地裏使用這等陰招。

    令狐德棻與長孫無忌互視一眼,前者排眾而出,躬身抱拳道:“陛下,王倫雖然藐視君上,但是他所要彈劾之事卻是千真萬確,不能因為王倫自身的原因置若罔聞,是以,還請陛下降旨,由三法司共同審理此案。”

    房俊有點心虛了,特麽的還沒完了?

    這種事情一旦被審理調查,那就是黃泥巴掉進褲襠裏,說也說不清楚!

    他剛想開口,便聽得一人大聲道:“陛下,臣孫伏伽,不同意令狐尚書之提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