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幾位宰輔一齊起身,躬身領命。

    *****

    吳王府。

    花廳裏盤了火炕,炕上鋪著厚厚的羊毛氈子,花紋瑰麗奢華盡顯。一張朱漆雕花的茶桌,一壺紅茶,幾碟點心,吳王李恪與房俊對坐聊天。

    “幸好父皇下旨令吾等親王盡皆返京,否則王妃之病情怕是凶多吉少。”李恪感歎道。

    誰能料到在風物宜人的江南已然病入膏肓連後事都已備好的吳王妃,拖著病體折騰回到寒冷的長安之後反而一日好過一日,最近已然接近痊愈?

    宮中禦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隻能含糊的拿“水土不服”掩飾自己的無能……

    房俊捏著一塊茯苓糕放入嘴裏咀嚼,未等食物咽下便奇道:“殿下被撤銷封國,不是應當垂頭喪氣、一蹶不振的嗎?”

    李恪比他還奇怪:“為何這麽說?”

    房俊道:“你有滿腹才華,在封國可以一展身手經國安邦,回到長安那就是籠子裏圈禁著的金絲雀,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謹慎,更注定要被投閑置散。鬱鬱不得誌,不正應當長籲短歎以酒消愁,一副落魄王孫的模樣麽?”

    說句實在話,他真的替李恪叫屈。

    李二陛下諸子皆是出類拔萃的人傑,即便是太子李承乾處理起政事亦是有模有樣,甚少犯錯,更別提魏王李泰、吳王李恪、未來的高宗皇帝李治,就連荒誕不經性情暴戾的齊王李佑,認真做事的時候照樣能力出眾。

    而這其中,卻要數李恪的才華最顯!

    身在封國雖然永無問鼎九五之位的可能,但是好歹獨掌一國,能夠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才能,獲得世人的認可證明自己的價值。

    但是現如今回到長安,想要獲得長久一點,那就隻能隨波逐流自甘墮落做一個“富貴閑王”吧……

    李恪瞪著眼:“誰跟你說回到長安就的被圈禁起來當金絲雀?”

    房俊訝然:“難道不是?”

    李恪呷了口茶水,笑道:“沒那麽嚴重,父皇對吾等王子皆有安排,大家都要進衙門聽政做事。對了,本王的職司是工部左侍郎,是本王跟父皇要來的。張亮已然調離,現在的工部尚書是蕭琢,原貝州刺史。”

    房俊楞了一下,便笑道:“殿下好算計,工部可說是臣的地盤啊,改日給您介紹幾位昔日同僚,以後在工部您就橫著走,誰跟您耍橫您就跟臣說,臣去揍他!”

    李恪以手撫額,無語歎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