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暗自留心,以後有機會定然要想李二覲見,但凡是這類事關重大、又或者牽連甚廣的文書,必須要詞句淺白,通俗易懂才行。

    幸好他還是有點文學功底的,最起碼上學的時候語文總是及格,居然讓他硬生生的將這份上諭的意思捋了出來……

    文中的意思,是說皇帝遵循上古分封之本意,令李唐皇室的後代藩鎮天下,為國戊邊。但是時移世易,上古之法令規則已然不適用於時下,因此取消封建製度,消除封國。已然就藩的幾位親王,責令安置好各地的軍政要務之後,限時返京,不得有誤……

    關於這一點,房俊還是很佩服李二陛下的。

    依著李二陛下原本的意願,就是要將自己的兒子各個都分封到天下各處,封建自己的王國,拱衛京畿。都是自己的種,可太子隻能有一個,不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虧了哪一個都心疼,單單這些兒子各個出類拔萃沒一個省油的燈就讓李二陛下撓頭不已,都盯著儲君之位,遲早要出大事情……

    將兒子們都各自封建立國,你們自己去自己的封地折騰,不也跟皇帝一個樣?若是有外地入侵,封建各地的王國更能在第一時間抵製反抗,而且會不遺餘力的反抗!地盤是皇帝封給你的,若是從你的手上丟了,那可怨不得別人。況且將自己的地盤丟了,你好意思找皇帝再要一塊地,重新封建一回?

    丟不丟人呐……

    可以說李二陛下的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卻很骨感。

    世間之事,大多因勢利導,方能成就大業。若是逆勢而為,則隻能功敗垂成。封建製那是上古春秋的時候玩過的,秦始皇將其廢黜搞起了郡縣製,加強中央集權,漢朝又把它撿了回來,結果各地封國整天搞事情,今兒造反,明兒作亂,搞得中央狼狽不堪。

    事實證明,曆史的發展是有潮流的,順勢而為,方能興國安邦;開曆史的倒車,則必然天下紛亂,悔之晚矣。

    李二陛下大抵是從什麽地方看出了這種封建製的弊端是極其嚴重的,因此果斷的承認錯誤,改弦更張,廢黜封建製,將已經就藩的幾位王子全都召回長安。

    隻是如此一來,怕是長安多事矣……

    裴行儉看著房俊坐在椅子上愣愣出神,忍不住,問道:“這次對顧家大動幹戈,實在是有些過了,從此之後,大總管將要麵對的局麵,著實太過艱難……”

    房俊尚未出聲,一側的蘇定方已經酷酷的說道:“顧家,死有餘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