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所要製造的,就是青銅炮。

    現在房家工匠對於精鋼的冶煉越來越有心得,但是限於經驗和技術,煉出來的鋼鐵質量鍛造刀尖甲胄足矣,用來造槍造炮卻略有不足。

    鋼質達不到要求,造出的大炮極易炸膛,所以房俊打算先從青銅炮的鑄造開始,一步一步積累經驗,同時不斷的改進煉鋼技術,最後才鑄造鋼炮。

    而且自己對於開花彈一頭霧水,底火的什麽的更是一知半解,現在就算造出了大炮也隻是打打實心彈,熔點低延展性好容易加工的青銅炮足矣……

    隻是銅價太貴,最終還是要走上鋼炮的道路上去。

    其實鑄炮的技術並不難。

    用鋼製造一個圓筒,一端封閉,內部中心有一根實心圓柱體,圓柱體比圓筒短一截。如果把圓筒豎起來一刀剖開,截麵呈“山”字型,隻是中間那一豎比兩邊短,就是那根實心圓柱。

    工匠把融化的青銅澆進去,正好就是炮的形狀,中間圓鋼柱占去的體積,便是炮的內膛。趁著青銅紅熱,從圓鋼筒開口處可以進行鍛打使炮身致密,這樣,就把澆鑄和鍛造結合在一起。

    外麵的鋼筒造起來比較簡單,它對應鑄成炮的外表麵,並不需要特別精密。中間的實心圓柱就不同了,它對應火炮內膛,必須光潔精密才行。

    先鑄造出圓柱鋼型,再鍛打加工,因為沒有車床,必須手工精細研磨,仔細修正,王二小帶著徒弟連續奮戰了七日,終於造出了這根可以用於造炮的鋼棍……

    三十幾名工匠分成數個小組,各司其職,開始造炮。

    先是將鋼棍一端接到圓餅形鋼錠的正中央,棍子塞進兩頭空的鋼筒,用木塊將它保持在圓筒中央位置,再把鋼錠和鋼筒接起來,剖麵為“山”字型的結構完成了。

    剛剛發問的那個魁梧漢子叫做李三泰,此刻拿著支長長的細毛刷子,將一些粉末刷到鋼筒內部的各個麵。

    這些粉末的成分是碳粉和煆燒過的耐火高鋁粘土,用水利帶動的磨盤打磨得極細,薄薄的刷到鋼筒內,起到隔離、潤滑的作用,以免青銅炮和鋼筒、鋼棍粘在一塊,鑄造之後鋼筒鋼棍和青銅炮身無法分離,那可就糗大了……

    緊接著鋼筒被豎起來,固定到一台特製的水力鍛錘下麵。

    煉鐵爐壘在高處,爐裏的銅礦已經融化,王小二當即指揮著幾個工匠打開煉鐵爐的閥門,紅融熾熱的銅液便沿著溝槽流出,從鋼筒上端開口澆鑄進去……

    稍微等待一段時間,當溫度降低銅水凝固後,便按照房俊事先布置的流程開始鑄造。

    王小二從鋼筒開口放進一個和開口大小相當的圓餅狀鋼錠,平平壓在筒內青銅炮的尾部,一旁剛剛放下刷子的李三泰穩穩的扳下機括啟動鍛錘,鍛錘從空中落下,敲擊在鋼錠上,巨大的壓力傳遞到青銅炮身,這樣比起直接鍛打受力更加均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