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蕭氏、周氏、朱氏三家已經達到了認購的上限,三家的族人對著房俊拱拱手,便告辭離去,稍後自會有人上門與他們商談交款和交易的細節。

    至於沒有事先繳納保證金,事後各家有沒有足夠的現錢交易……房俊才不怕呢,他巴不得都拿不出現錢來才好。

    “陳郡謝氏……”

    “吳興沈氏……”

    “錢塘錢氏……”

    “江夏黃氏……”

    又是一輪報價,最後收攏上去,第二號鹽場被謝氏、沈氏、錢氏三家購得。前兩輪最出風頭的並不是王謝袁蕭、顧陸朱張這些士族領袖,而是吳興沈氏和陽羨周氏這兩大江東本地的豪強。

    其實之所以沈氏與周氏名聲黯淡,隻是因為自東晉之後這兩支豪門陸續沉寂下來,聲名不顯之故。若是論及真個魏晉時代,這兩家可都是以武力見長赫赫有名的家族。

    周家出自三國鄱陽太守周魴,沈家出自三國丹陽太守沈瑩。

    時人稱之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

    可見當時之煊赫。

    不過經此一事,一向低調的兩大豪強算是再次進入世人的眼中,對其強橫的底蘊刮目相看。

    房俊倒是對這兩家沒什麽印象,他隻知道吳興沈氏後來出了個沈萬三,哦,還有一個安史之亂中失蹤、後來兒子當了皇帝的“吳興才女沈珍珠”……

    沒有了蕭氏和朱氏這兩位大“托”,第二號鹽場的價格稍稍下降,但是依然達到一百五十五萬貫的高價。

    緊接著,三號至十號鹽場陸續發賣。

    根基雄厚、一擲千金的世家豪族一一達到限購的上限紛紛撤出,餘下的皆是一些實力稍弱的士族、鄉紳、亦或者商賈,其中便有雖然名聲不小但實力落魄的琅琊王氏……

    至於陸家顯然在房俊眼裏比王氏的地位高得多,所以房俊給出的承諾是“沒錢沒關係,盡管開價,以後有錢了慢慢還”,搞得陸氏上下感激涕零。

    整整一個上午,十塊鹽場全部發賣完畢。

    最後統計一下數字,整個會場徹底爆炸!

    一千五百八十七萬貫!

    這就是十塊鹽場的全部售價!

    就連在場的江南士族都盡皆傻眼,知道江南富庶,卻從未想到富庶到這種摸樣!

    去年全國的賦稅是多少呢?有消息靈通的人士知道大略的數字,是兩千九百萬貫,據說年終匯總的時候,李二陛下曾經拈須大笑,誌得意滿。

    這已經相當於大隋最興盛的時候!

    可是現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