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房俊的才華,他有著極大的信任。

    崇賢館成立不久,尚有不少弊端亟待改善,有房俊這等務實能幹的人才加入,使得太子殿下憑添了幾分希冀。

    這可是他最大的政績,亦是父皇給他的班底……

    房俊也不客氣,在李承乾麵前的錦墩上坐了,聞言,無所謂的答道:“無非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而已,儒家經義微臣是一竅不通,四書五經都認不全,能有何想法?一點想法都沒有,隻是有一樣,請假的時候,還望殿下行個方便。”

    李承乾愕然。

    知道你的心思不在學問上,可是也不能這般敷衍吧?

    太不給麵子了……

    不過麵對房俊,李承乾事一點辦法都沒有。

    此人對自己有恩惠,又即將是自己的妹夫、當朝駙馬,還是房玄齡的公子,其本身更是天下少有的詩詞全才,文名動四海,兼且脾氣暴躁……

    這樣的人,你能拿他如何?

    李承乾心裏頗為失望,本想著房俊能在崇賢館好生作為一番,自己也好與之借機親近,卻不想房俊的誌向根本不在這裏。

    兩人沒營養的隨意聊了幾句,時辰不早,房俊便告辭而出。

    李承乾打發了內侍給他帶路。

    崇賢館就設置在麗正殿後方一片樹林之中。

    此時萬物凋謝,樹木蕭索,樹林中鋪著厚厚的白雪,一條青石小徑繞過一方湖泊,直抵一處華美壯闊的院落。想必在盛夏之時,此處必然綠樹參天樹蔭縈繞,乃是不可多得的讀書聖地。

    去年冬,黃門侍郎劉泊上疏曰“陛下自勵如此,而令太子優遊,臣所未喻一也……陛下自行如此,而令太子久入趨侍,不接正人,臣所未喻三也。”李二陛下遂令劉泊與岑文本、馬周交替著往東宮與太子談論。

    其後,設立崇賢館。

    崇賢館的隻能,一方麵是太子的教育機構,培養太子執政能力。另一方麵,是太子的智囊團,為太子出謀劃策。最後,是唐朝最高級別的貴族學校,為唐朝貴族子弟提供去仕的優先通道。

    這麽個地方,充滿了封建時代君權至上的時代特色,房俊不認為這裏頭能夠出現什麽真正的讀書人才。

    大家都是懷著抱太子大腿而來,又怎會將心思用在學問上?

    那內侍領著房俊到了大門口,便告辭離去。

    房俊抬起頭,迎著早晨的朝陽微微眯眼,看著門額上“崇賢館”三個鎏金的大字。

    一個青年文士從門內迎出,英姿颯颯,笑容滿麵。

    赫然是崇賢館兩名學士之一的馬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