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吸了口氣,李孝恭沉聲道:“本王雖然貴為大唐郡王,與那吐蕃是敵非友,但是本王依然不得不說一句,此計雖妙,卻有傷天和,非君子所為!”

    房俊翻個白眼……

    得了,又是這一套,你說說你們假仁假義的,有意思麽?

    有能耐,你去跟突厥、跟吐蕃、跟女真、跟忽必烈講講,什麽叫仁者愛人,什麽叫有傷天和!

    當那些草原民族得到肆虐中原的機會,會管你傷不傷天和?

    他們不信這個,他們堅信的是亡國滅種,將漢民屠殺殆盡,才能永遠的占領這片肥沃的土地!

    隻不過,房俊的計劃,並不是真的要將吐蕃人統統餓死。

    對於一個穿越者來說,那些曆史上令人發指的屠殺事件,的確能夠輕易的引起同為族類的共鳴。隻是除此之外,那種仇恨卻早已隨著曆史的進程消散很多。

    會有人因為身邊的人是蒙古族、是滿族,就會揪著人家理論一番當年的屠殺你們做的不對,然後現在我們漢人要反殺回去?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這不是一句口號。

    長時間的民族大融合,加上交通和信息的迅猛發展,人們越來越彼此了解,如同古代的那種族群之間涇渭分明的情況,早已不複存在。

    父親是漢族,母親是滿族,同學是蒙族,妻子是苗族……

    這樣的情形司空見慣。

    民族見的對立,早已不複存在。

    在房俊的眼裏,現在生存在白山黑水間女真的祖先也好,遊牧在高原上的吐蕃也罷,在後世,都是同一個國籍。

    “我們不需要將吐蕃人餓死,您忘記了東大唐商號麽?我們可以通過東大唐商號,向饑荒中的吐蕃輸送糧食!隻要吐蕃乖乖的,我們就賣給他們吃的,如果他們蠢蠢欲動不甘臣服,那就掐斷他們的口糧!”

    房俊還有一層意圖,並沒有跟李孝恭明說。

    說了,李孝恭也不懂……

    青稞酒的興起,必將使得大量唐錢流入吐蕃,令吐蕃的經濟與大唐結為一體。到那個時候,隻需要一個簡簡單單的貨幣貶值,就能將那些吐蕃貴族所賺取的巨額財富掠奪一空,令吐蕃一夜之間回到從前!

    與此同時,隨著兩國的交流,大唐文化也必然趁虛而入,若是能在從中可以引導,文化侵略的事實很容易造成。

    就像當初,歐洲人在南美和全世界殖民地所作的那樣,讀我們的書,說我們的話,寫我們的字……

    百年之後,誰還分得清哪個是漢人,哪個是吐蕃人?

    這才是真正的開疆拓土,鑄就萬世不拔之基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