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歌把祝子軒找來,兩個人商量那些樓房改造的事情;這時已經回來了的盧笛也過來聽秋歌的方案了。

    “既然經過修補那些樓房已經達到了居住的標準,那我們自己人就都搬到這些房子裏麵住吧,我想把一部分房子進行改造,擴大麵積,這個有沒有技術難度?”秋歌問祝子軒。

    “你想怎麽擴大啊?”

    “就是把原來八十多平方的擴展成一百二或者更大的。”

    “這個好辦,這些樓房都是三戶型的,直接變成兩戶型或者一層就一戶,那不就擴大麵積了嗎?”祝子軒說。

    “那就集中搞兩棟,然後把小區內留給自己人的房子賣掉,在這邊給自己的人分房;我們做了表率,別人才能買。”

    “那這樣要是也不能帶動購房的人來呢?要知道現在房子已經超過了購買能力了。”盧笛說道。

    “我還有一個方案,那就是用田地換樓房。”

    “用田地換樓房?怎麽麽個換法?”盧笛急忙問;祝子軒也很感興趣。

    “我們可以讓農戶用一公頃土地,來置換我們的房子,而我們隻要求他們把土地給我們經營十五年;這樣我們就可應收回成本、甚至賺到錢了。”秋歌說。

    “這、這能行嗎?我們承擔的風險很大啊,萬一有自然災害絕收了,我們就收不回成本了。”

    “怎麽不行?自然災害也不是年年都有;而十五年的時間已經有富餘了;如果我們經營得當,每畝地一般可以收入在千元左右,十五畝田地十五年應該是二十二萬五千,完全超過現在的房價了。”秋歌說道;他們現在的一套房才賣十四五萬元。

    “按照你這樣計算,農戶能願意嗎?他們會不會覺得虧了啊?”祝子軒問道。

    “他們不會按照這個價值計算的,因為他們是種糧食,所以每畝田每年也就是幾百元的收入,所以他們計算的結果會比我們少將近一半,因此他們拿土地換房會覺得很合適的;當然我們也是要選擇好的田地才行。”

    “照你這樣說,農戶會認為用了更低的價值買到了房子,所以他們會來購買的?”

    “對,我還是按照收入計算的呢;如果按照租地的價格,那就更低了,農戶現在把好的田地外租,一畝地才四百元,十五畝、十五年也就九萬元,就算是以後能增長,那也就十萬元左右,所以他們會願意的。”

    “依照這樣的算法,我們可以拿出來四百套房子進行交換,那就是能換回來六千畝土地的經營權啊。”盧笛說。

    “對啊,不過我想這個政策隻在我們村和周邊的幾個村子實施,這樣土地就相對的集中了;我們再把老人用來抵消養老金的土地拿過來,那現在我們在周邊村屯就有一萬多畝田地了;這樣我們就成立一個農業開發公司,也就是把農業服務隊擴建;專門來管理這些土地;如果經營的好,用不了幾年我們的樓房成本就回來了,剩下就淨賺的了。”秋歌說道。

    “那我們趕緊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吧,然後好及時的推出這個辦法。”盧笛興奮地說道。

    “不、不行,我們的這個計劃要保密才行,你們可千萬別說出去,我要等到房子建設好,最好是秋季在實施這個辦法;現在實施了,農戶也沒有土地來交換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