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實讓整個行在都驚訝了,紛紛上表詢問官家,到底是什麽意思。

    趙構也不太明白。

    反正是聽從了上仙江楓的建議,對整個大宋進行清肅,從而以正監察之名。

    到底,他這個大宋的官家也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

    為什麽要這般做。

    直到第一份監察部的奏章,出現在了行在的時候。

    趙構才明白。

    原來,他的這個大宋還是和以前一樣千瘡百孔。

    北地那新任命的官員,所做的事情,竟然比那些個大金還要慘無人道。

    這就是他的大宋學士,這就是他親自任命的官員。

    “豈有此理!”

    趙構直接把奏折摔在了宰執的麵前。

    趙鼎躬身上前,撿起來奏章,打開一看,頓時臉色蒼白。

    “請官家息怒!”

    先是把奏折給了呂頤浩,然後便連忙安撫氣憤的官家。

    他也沒有想到,地方上的官員竟然是這個樣子的,還什麽自己就是王法,自己就是這個一縣之地的官家。

    這明顯就是欺君罔上、罪無可恕!

    隨著這個奏折傳開,不少人也都沉默了,不在話了。

    因為他們在這汴京城的行在中累死累活地處理公事,為的就是能夠讓大宋恢複到以前的豐享豫大之中。

    也是想要讓自己的才能有一個展示的機會,能夠實現自己的抱負。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累死累活,有人卻能夠在地方上肆意欺壓百姓,然後自己倒貪圖享樂起來了。

    對於這些道不同的人,行在的官員是沒什麽話了。

    如果是按照以往,其實他們肯定是要出麵維護一下,怎麽,這也算是官家和臣子之間的一種爭鬥。

    官家要打壓或者是按罪處置一個臣子,他們這些人必然要求情,不然等到自己犯了錯,那就沒人願意站出來了。

    可是現在這種事情。

    他們站出來,反倒是會讓官家對整個行在的大臣都會產生疏遠和猜疑。

    這是他們不想見到的情況。

    而隨著監察部的人呈上來更多的奏折之後,整個行在做事情都開始心翼翼了。

    十分擔心這監察部的人,看到了他們偷懶不作為。

    一些一心隻讀聖賢書,考取了功名的人,卻因為死讀書,並不太適合這種高強度下的工作。

    最後隻能是辭官。

    對於這些人,趙構也直接揮揮手,放了他們。

    用上仙的話來,這就是萬裏挑一,總會有大才趁著這個機會慢慢地被提拔上來。

    如果大臣的職位一直不變動,有一些人就失去了晉升的機會。

    到時候德不配位,可能會出現很多。

    從而讓大宋的行在變得慵懶起來,對於他的無上功德會有一些影響。

    十分在意自己的無上功德的趙構,自然連忙遵從。

    於紹興四年的春,開啟了更大規模的科舉。

    現在的大宋收複了失地,卻因為人口問題,一直沒能夠快速發展起來。

    大宋和大金還有西夏以及大遼,終究還有一戰。

    但是不會是現在。

    因為北方的草原上,一個雄主正在崛起。

    大金、西夏、大遼到時候就會成為大宋和北方那雄主之間的炮灰。

    怎麽也要讓他們先擋上一會兒。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