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僅僅是他們打聽了,整個大宋。

    包括官家趙構也都打聽了一番。

    結果就發現,這位上仙江楓,除了對吃的、穿的、用的、住處等要求比較高之外,並無其他喜好。

    什麽名人字畫。

    又或者是美人兒花魁等等。

    又或者是古玩玉石。

    似乎沒有一樣,能夠進入這位上仙的法眼。

    在國師府那段時間,這位上仙每隻是喝著青茶,躺在躺椅上休養生息。

    所以揚州的一些富豪鄉紳還有一些官員便精心準備了這一場宴會。

    食材不是很多,看起來好像並沒有鋪張浪費。

    也算是符合趙構遵從上仙的意見,一切從簡的要求,顯得並不是那麽的形勢主、義。

    但是這每一道食材和做法,那都是非常講究的。

    不少菜係,對於趙構而言,都非常眼熟。

    早年趙構在汴京城想要大宴一百零八將這些有功之臣的時候,就遵從了江楓的建議。

    把宴會這種集會活動全部都外包出去,從而減少皇宮內的內耗,達到勤儉節約的效果。

    趙構也連忙照做了。

    為了當一個文治武功、無上功德的帝王,趙構也算是非常聽話了。

    皇宮內的一些地方,都直接種植起來桑樹,然後有一種男耕女織的生活一樣。

    那種簡單貼近大自然的生活,慢慢地也被趙構接受了。

    畢竟從未做過這些,突然做一下,有那麽一些新鮮感,後來也是被無上功德刺激到了。

    而今日這一場宴會,也是經過了宗穎的開口,讓他們學一學行在的做法,也好獲得官家和上仙的好感。

    這才讓那些爭破頭,想要立功表現的官員還有富商豪紳停止內鬥,積極合作。

    一些商賈和官員,還有學子和僧道,便借著這個機會,一一給趙構介紹這些食材的來源。

    如果僅僅是這般介紹,互相似乎都止乎於禮,那也就算了。

    偏偏有人就不講武德。

    作為揚州最好的稻田之中,長出來的最好的稻米,那色澤瑩潤無比,看起來就非常可口。

    “好教官家和上仙知道,這乃是揚州最有名的高郵大米,名為玉兔大米。

    這高郵乃是真正的水稻之鄉,盛產玉兔大米,每年可產兩季,算得上是高產了。

    而且這大米色澤瑩潤不是那普通大米可比。

    在下不才,專注這高郵大米六年之久,總算是種出了畝產很高的高郵大米。

    聽聞北方如今正在積極練兵備戰,要一舉拿下那域外魔,還人間一個正道。

    在下雖是一個的糧商,但是這心中卻忠於大宋、忠於官家、忠於上仙的。

    如今在下願意以高郵一千石的大米,支援北方的將士們,以報效在下忠誠之情。”

    而這行宮堂前宴席之上,夏風習習之下,諸多揚州官員、江南名士大儒、富商豪紳,卻都愈發瞠目結舌起來。

    他們實在是沒有想到,本來好的讓官家和上仙欣賞他們江南名流的熱情,從而為如今江南沉重的賦稅求個情,也好讓他們能夠輕鬆一些。

    卻不想,竟然混進來了一個叛徒!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