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母後也被大郎動了,不會支持這一次的和親。

    所以,她不用遠嫁吐蕃了。

    “好一個誰的拳頭大,誰才難占據上風。當真是把兩國之間的關係的十分透徹了。”

    武後覺得話粗理不粗,大唐如今的疆土和實力,早已經超過了太宗時期。

    她有這個信心,壓住異族之人。

    ……

    翌日。

    宣政殿上。

    二聖還未到來。

    朝堂之上的百官,卻一個一個交頭接耳。

    都在爭論著,該不該和親,又以宗室哪一位郡主去和親。

    當然,還是有一些人,接受了吐蕃論彌薩的好處,想要稍微努力一波。

    反正出嫁的又不是他們的女兒。

    這就叫做,崽賣爺田、心不痛。

    不到一會兒,二聖緩緩而來,眾位大臣齊齊施禮。

    武後扶著李治坐下之後,自己也坐在了旁邊。

    內侍高呼之後。

    由大臣們一一奏事。

    而每當決斷之時,李治都會和武後商量一番。

    其實到了最後,還是聽了武後的。

    而到了最後,也是現在最關鍵的一個問題來了。

    和親之事。

    李治看了看武後,便問道:“後以為如何?”

    武後緩緩地回道:“陛下,本宮不同意和親!”

    下麵的百官直接愣住了。

    就算是李治稍微也是楞了一下,然後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來。

    這不是,早就差不多定下來,讓宗室之女出一個,然後遠嫁吐蕃。

    也好緩和大唐和吐蕃之間的關係。

    怎麽你就突然不同意和親了呢?

    戶部尚書崔知悌是第一個站出來,對武後詢問道:“娘娘的意思是,直接不同意和吐蕃和親,還是……?”

    武後眼中帶著一些無可睥睨的光芒,看著百官,緩緩地問道:“爾等乃是這大唐之大才者,應是飽讀經書、熟讀史書經要。可怎見到過,和親就能夠讓蠻族之人從此不再入侵中原的前車之鑒?”

    一位大臣便直接站出來,把太宗李世民以文成公主和親的祖製搬出來了。

    然而,武後卻又以江楓的話,反駁回去了。

    先是稱讚了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並且講述了太宗之所以和親的目的。

    而現在,大唐如此強盛,更是連番在河源之地,擊退了吐蕃,為何要和親?

    坐在那裏的李治,聽到武後的話之後。

    也明白過來。

    對啊,大唐如此強大,為何要和親?

    而在百官一時之間無言以對的時候,武後則是一一列舉,從大秦到大隋再到大唐。

    “諸公可明白乎?”

    一位身穿黑袍、站在最前列的六十多歲老者,器宇軒昂地站出來。

    微微施禮道:“娘娘之言,當真可為大唐之金石之言。臣佩服,邊關的將士們,如若聽到娘娘之言,這些年來,受苦受累、饑餐露宿、血染沙場也值了!”

    此人,乃是大唐名將,更是從太宗之時便名揚下。

    到如今,已經是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

    名為:裴行儉

    此人站出來支持不和親,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員瞬間就改了口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