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也隻能在街邊,站在那些百姓之中,遙遙地看上幾眼罷了。

    “阿姐,要不,我今日就不去玉山書院了。我先去買紡織機,然後就去請人來修繕一下,怎麽樣?”

    月蹬著道:“不行,你不是了嗎,今國師會去玉山書院,不管如何,你也要去玉山書院,聆聽國師的教導。

    將來也好成為一個為民請命的大官,這可是你很久之前的抱負啊!”

    看到趙清風有一些不情願和擔憂,月便繼續道:“好了,這孤兒院不是還有我在嘛,購買紡織機的事情,我可以交給二愣子和。

    你就給我安心去玉山書院讀書,將來也好考取功名。”

    趙清風無奈地點點頭,他知道阿姐一旦決定的事情,就不可能再改了。

    從長安城到玉山書院也不是很遠,大道上,也是人來人往。

    到了玉山書院之後,趙清風還在想著月阿姐一個人支撐著整個孤兒院。

    又要去買紡織機,又要去找人修繕孤兒院。

    還要看一看那些孤兒,又要清掃整個孤兒院,每一從早到晚,好像都在忙碌。

    對於那些孩子,不管什麽樣子,月阿姐就像是一個母親一樣嗬護著他們。

    就像是當年在那地牢一樣,月阿姐每一次都會把吃的分給他們一些。

    這才有了現在的他。

    第一,作為一級的趙清風等學子,並沒有迎來國師的課程。

    第二的下午,才有了一個課程。

    乃是農學。

    在國師府上悠閑了一段時間,又來玉山書院上課的江楓。

    拿著玉山書院那幾位大儒編撰的書籍農學,走進了教室,這個可以容納四十人的教室,坐著三十多位學子。

    每一個人都穿著同樣的儒袍,也是玉山書院定製的那種儒袍,一身黑色流雲錦繡圓領窄袖服。

    在心口的地方,還繡著一個銀色的幾個字,玉山書院。

    再走外麵,下人都知道,能夠穿著這個衣服的人,就是玉山書院的學子。

    這些年,在玉山書院出來的不少學子,一個一個都成為了大唐各行各業的人才。

    一時間,玉山書院也成為了學子們爭相想要進入的學宮。

    這也是江楓想要營造的一種氛圍,隻有當把大唐的那些學宮放在一起比較的時候,才會產生競爭。

    有了競爭也就有了動力,有了改變的心思,有了奮鬥的信念。

    就像是後世的學校,比的是分數和升學率。

    大唐的學宮比的是學子成才的人數,不管是商人也好,還是官員也罷。

    隻要是在其所在的行業,成為了一個棟梁,成為了一個有用之人,成為了名人。

    那就是成才!

    “農,乃大唐之本,乃是萬民生存之本,是繁華的基礎,是強盛的保障……。”

    江楓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當年,經曆了這麽多,教書匠的身份,才是最適合他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把自己所掌握的所有知識全部交給這些學子。

    讓他們自由成長發揮,為這個大唐的繁華添磚加瓦。

    才能快一些建造一個前所未有、更加繁華和強大的大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