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乏水資源,自身發展受水資源製約的清海,一條地下暗河的發現並非小事。以華夏的規定來看,就算許昂他們是發現者,很多事情都不能繞過官方,比如發掘,利用,勘探等等。

    李燕鴻答道:“早就通知了。一開始王靈教授發現這裏是地下暗河入口的時候,我就聯係了當地的官方。學弟你看前麵領路的本地人,他們就是官方派來協助我們的工作人員。”

    “這便好。”

    許昂道了一聲好,有官方工作人員的加入才不會有很多無謂的麻煩。他最討厭的就是被無意義的扯皮浪費時間,人生本就苦短,短短百年一晃即過,享受人生的時間都沒多少,浪費在扯皮上實在不該。

    不是許昂對這種事太敏感,實在各地有各地的情況,以清海的情況來說,許昂不敏感也不行。清海少數民族兄弟的自治區域不少,他們的風俗習慣還有對一些事情的看法,那可都是有著自己的特色。

    對於這些特色,當然是要去尊重,為了避免鬧出誤會,能提前溝通,有當地官方協調自是最好不過。

    要說這石山,它一點特色也沒有。

    好吧,如果光禿禿一片,地上不時有硌腳的小凸起,又或者是容易讓人崴腳的小溝壑是特色的話,可以當許昂沒說過這話。

    順著之前的工作人員開過的路往山頂走,大家都得小心翼翼,唯獨幾個小妹妹是例外。

    小孩子仿佛天生就適應這樣的環境,她們一路上嘰嘰喳喳說個沒完,講到高興處還歡快的蹦躂兩下,能讓大人小心翼翼的地形她們卻如履平地,也著實是奇怪。

    好在石山不高,又有人前頭開路,許昂他們走了不到十分鍾就到了目的地。

    那是石山的頂部,它有一條原本並不明顯的巴掌大裂紋。

    之所以說是原本,乃是因為這條裂紋的一部分已經被人鑿開,露出了一條能供兩個人並排行走的通道。

    站在通道口朝內看去,隱約可以看到內裏的部分情景——它呈螺旋行往下延伸,那一級級台階很新,明顯才開鑿沒多久。

    看到裏麵有人帶著礦工頭盔,借助頭頂探照燈的亮光在裏麵作業,許昂問李燕鴻:“下麵還沒通電?”

    “之前缺設備,多虧學弟你昨天讓人運了來,王教授的學生和來自西林的工作人員正在組織人手布置,估計再有一會就好。”

    李燕鴻說話時看了看王靈。

    這位王教授不是說一切都調試妥當了嗎,怎麽現場跟他說的不一樣,別不是忽悠人的吧。

    王靈解釋道:“我調試的是探測設備的參數,關於拉線照明的事是西林的工作人員在負責。”

    好吧,那就隻能等了。

    許昂聳聳肩,耐心他有,隻是別讓他等太久。

    實際也沒讓他等多久,大概半個小時後,通道內亮堂了起來。

    一個約莫四十來歲的漢子出來與王靈交談幾句,後者就對許昂說道:“現在可以下去了。”

    說完,他也沒等許昂,自己就先行一步。

    “老教授倒是心急。”

    許昂說著跟在王靈後麵,一行人魚貫而入,走進通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