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著手指頭許昂在數:“航天要與米國比,航海要與英倫比,機械工業要與普魯士比,精工製造要與十一區比……各行各業,我們用來做對比的對象全是世界第一,就仿佛隻要不是世界第一,我們就不行了似的。一個國家的每一個行業都要做到全世界第一,否則我們就認為自己是落後的,這樣的心態會給與我們強大的動力,卻也會讓我們對自己產生誤判。”

    誒!

    “這……我……好吧。”

    有人想要反駁說我們不是,我們沒有,不要胡說,可他仔細一想,發現還真如許昂所說,在國人的觀念裏要是做不到世界第一就是不行,要是我們不是全方位的世界第一就是不夠發達。

    不能怪國人有這樣的觀念,實是我們在過去的好幾千年裏都是以一國吊打整個世界的存在。如此一來,國人的潛意識裏就會認為做不到世界第一代表著不行,不是全方位的世界第一我們就還需要努力發展,不是樣樣都世界第一算哪門子發達國家。

    等了一會兒,待小學妹她們消化了自己的話,許昂又道:“我的提議暹羅人為什麽沒反駁,原因想來大家都明白了。那就是我們的科技和工業水準比他們強多了,哪怕是我們淘汰下來的機器設備,對對他們來說也屬於先進水平。或許他們能在西方買到更先進的設備,但西方財團是個什麽德性大家應該都清楚。要讓他們賣設備給你,光是給錢可不行,不附加一大堆條件休想拿到半顆螺絲釘。反觀我們就不一樣了,在國與國的交往中我們奉行平等原則,於商務往來上亦是如此。”

    “暹羅人隻要同意我的提議,他們便隻需要花錢就可以得到相對於他們國內更為先進的機器設備,提高他們國內的工業水平,而不需要付出額外的資源。”

    “達成這樣的協議,對於他們來說是好事,當然對我們也有利,這叫什麽?”

    “這叫雙贏。”

    第一次的,有人在公開場合提出了雙贏的概念。

    這與西方財團在國際上曆來的行事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

    要知道此前西方財團在國際上做事從來都是隻管他們自己得利,不賺走最後一個銅板誓不罷休,至於對方的死活他們才不會關心。

    “不就是我們早就實行的互惠互利政策麽,改個名字叫雙贏仿佛就成你的東西了,這小子雞賊的很。”

    有人在暗暗嘀咕。

    這些人許昂不予理睬,他不是華夏幣,做不到人人都喜歡,總會有那麽一小撮看他不順眼的家夥。這種人比起那些希望你好,但不希望你比他好的人更惡劣,因為他連你好都見不得。

    “我們的工業水準比暹羅高,科技比暹羅先進,這才是我向暹羅人提出那個建議的底氣。不然你換個工業和科技比暹羅差的國度,你看結果會怎樣。”

    “懂了嗎,小學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