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雙信心裏想著,與許昂說起了正事。

    “根據您的吩咐,我替港島的霍胡兩位公子牽了線,讓他們與暹羅的部分管事進行了對話。雙方在經過幾輪商務談判之後,已經分別達成了一份借款協議。不過他們沒有用家族的名義,隻是以他們個人的身份,所以能借到的不多,加起來是三個億。”

    “美金?”

    蔡雙信點頭:“美金。”

    “不錯了,你在其中沒少出力吧。”

    “不是我出力,而是有些人太貪。”

    蔡雙信提了一句,沒把話點透,但許昂聽得明白。

    一個從根子上已經爛了的係統,你不能對身處其中的人要求過高。

    至於許昂為什麽這麽看待暹羅人的金融部門,從他們那如同篩子般的保密體係就能知道。

    當初許昂與他們做實物抵押的時候,明明談好了要保密,結果合同完成的第二天就鬧得該知道的和不該知道的機構都知道了,從那一刻開始許昂就對暹羅人不抱希望。

    “仗著自己是那片地區唯一搭上了老米戰船的國度,暹羅人的小日子這些年又過得很不錯,以至於他們忘記了,豬養肥的那一刻就是下刀子的時候。十一區的教訓猶在眼前,我都不知道暹羅人哪來的信心覺得自己不會重蹈覆轍。”

    蔡雙信感慨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身處局中,千頭萬緒,紛紛擾擾,能看破者從來隻有極少數。事實上如果不是老板你的點醒,或許我也會與暹羅人有同樣的想法。那就是即便國際遊資有動作,目標也隻會是華夏。作為一直打壓的對象,西方不會允許華夏有起勢的苗頭,而從英倫人手裏收回港島可以增強華夏人的民族自信心,一個民族一旦有了自信,他們會變得極難對付。”

    許昂笑道:“我們本來就很難對付。”

    “所以大家都認為華夏會是國際遊資的目標,那些東南亞的小國們都等著看好戲。如果有便宜可占,他們或許還會來占占便宜。這些人根本就不會去想,如果國際遊資的目標不是華夏,又或者不隻是華夏,他們要如何應對。”

    “兵法有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暹羅人他們這麽大意,換做我是老索,我也會忍不住先給他們一梭子。”

    看著許昂,蔡雙信欲言又止。

    他想不明白,為什麽許昂那麽篤定是索羅斯。國際炒家那麽多,相關金融機構如過江之鯽,多不勝數,本事不在索羅斯之下的也不是沒有,許昂怎麽就能斷定會是索羅斯。

    是他有某些不為人知的特殊渠道幫他收集情報嗎?

    最終,蔡雙信還是忍住了沒問。

    有些事不知道比知道好,人不能太好奇。

    蔡雙信不問,許昂即使看出了他的疑惑也不解釋。

    總不能與蔡雙信說,我簽到被獎勵了一本索羅斯自傳,更不可告訴蔡雙信自己後知二十年吧。

    做老板的留出一定的神秘感很有必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