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人年紀輕輕的別那麽磨蹭。”老孟直接上手,拉著許昂的胳膊往外拽,“走啦,走啦……”

    他也不想想,憑他的力氣能不能拽得動許昂。

    還是方淑英看不下去,正牽著曉曉她們的小手,要帶她們往幼兒園去的她對許昂說:“人孟教授都親自來了,你也別愛搭不理,早些去,早些把事辦了,也好早些回家吃飯。我可告訴你,今天中午這頓飯小高和小趙都會來,你別讓大家等你一個。”

    聽聽這話,說是讓許昂去辦事,似乎是在幫著老孟,實際卻是把話說給老孟聽——我們家中午和下午都沒空,你若真有事要辦,那就得在上午把事做完。

    老孟拍著胸脯保證:“您盡管放心,也不是什麽難辦的事,隻是讓許昂去敲定意向,具體的細節不用他親自談。”

    複刻圓明園可不是一個小工程,那牽扯到的不僅僅是以億計的資金,好有諸多如土地之類的其他方麵。

    想要把這事做成,除了要有資金外,還必須得市政府方麵大力配合。也就是說,光有錢還不行,還得有人。

    方淑英不是很相信老孟,真要那麽簡單,也犯不著讓老孟眼巴巴的跑這麽一趟。

    但,那隻是方淑英的想法,實際上這事還真就如老孟說的那樣,需要許昂親自出麵的時候並不多。

    之所以如此,隻要看現在國內的情況就能明白。

    如今的國內許多廠子都開不了工,好大一部分工人的工資都發不起。曾經的熱火朝天被冷冷清清所取代,曾經的人來人往早被雜草叢生所淹沒,曾經的鐵飯碗……好吧,這個還得等明年的大改製。

    雖說北平是首都,在華夏有著特殊的地位,但地位再特殊,你工廠的產品賣不出去就是賣不出去,沒訂單就是沒訂單,虧損了就是虧損了,它們不會因為你是北平的廠子就對你另眼相看。

    之前許昂入股的今冬方,以前不也是養活上萬家庭的大廠,不還是說不行就不行了。要不是它沒落了,如這等國營大廠哪可能讓許昂以個人身份參股,而且一下還拿走那麽多。

    國內的情況是如此模樣,上麵又說要適應新的形式,主送擁抱市場經濟,那這經濟怎麽來?

    不就是靠招商引資,吸引資金來發展城市嘛。

    如複刻圓明園這樣的大工程,在有許昂願意出錢,老孟這樣的一批真專家真學者願意出技術的前提下,北平這邊歡迎還來不及,哪可能用繁瑣的程序把人往外推。

    要知道這個大工程一開工,得添多少崗位,得增加多少就業,又得有多少廠子能靠著它的單子活下來,甚至於扭虧為盈。

    如此的一筆天降政績,誰要是辦砸了,誰就是大家的敵人。

    是以對許昂來市政廳商議合作意向這事,北平的態度就一個——綠燈,那必須是一路綠燈。特事特辦,說的不就是這種時候?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她們欣喜於有個天降大餡餅落在頭上的時候,許昂比他們還要欣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