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得利解釋道。

    許昂明白:“就是那農場的實際可種植麵積隻有幾萬頃,收稅和其他需要掏錢的地方卻按照二十萬頃來計算,是這個意思吧。”

    亨得利點頭:“沒錯。”

    兩人這段對話說完,許昂還沒表示,方淑英先不幹了。

    “這不是欺負人麽,照這樣算買下那個農場不得虧本?”

    “虧是虧不了,隻是賺不了幾個錢,而且它售價相對便宜。”

    亨得利趕忙解釋,他可不想讓方淑英誤會他要坑許昂。

    “明尼蘇達畢竟土地肥沃,加之不缺水源,收成不可能差。”

    “那也不能這樣啊,明擺著吃虧的事我們不做。”

    說到這裏方淑英都想直接走人了,她本來就對在異國他鄉置業買地沒興趣,又遇上這種幾萬頃地收二十萬頃稅的情況,她就更不想繼續下去。要不是許昂給唐璐和楊小米施了眼色,讓兩姑娘勸住了她,她說不準會當場調頭回洛杉磯。

    “媽,亨得利你還不了解?他不是做事不知道輕重的人,我相信他給我推薦這個農場有自己的道理,反正來都來了,先到地方看看再決定。”

    等到兩姑娘勸住了方淑英,許昂這才說話。

    “那……就去看看吧。”

    原本依照方淑英的意思,這麽坑人的農場她看都懶得看,可在這時她看到曉曉和小清子打著嗬欠,小腦袋一點一點的,明顯瞌睡了。想到來回奔波女兒會很累,方淑英又改變了主意。

    先去看看吧,就當是給女兒找個休息的地方,如果真看得上,到時候再與賣家講講價。

    生意嘛,不都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麽。

    買家不砍價,這樣也配叫做生意?

    確實如許昂所說的那樣,亨得利給他推薦這個農場的確有原因。

    當看到農場主的時候,許昂都愣了一下。

    那賣家不是他以為的金發碧眼的西方人,而是純正的華夏人。

    別問許昂為什麽一眼就看出對方是華夏人,問就是對方的服飾。

    “老人家,你們是苗族人?”

    沒錯,就是苗族人,那特殊的民族服飾不是本民族的很少有人穿。若對方是年輕人許昂還要觀察觀察,防止叫錯那些追求新奇的小年輕,惹出不必要的糾紛來,但對方是一對年滿八十歲的老夫妻,出錯的幾率小到不計。

    “是啊,我們是苗族的。”

    那一對老夫妻看到來自華夏的許昂他們很是高興,他們熱情的請許昂他們去屋內坐,並介紹自己的經曆。

    “我們是以前還在打仗的時候跟著我父親到的這裏。你不知道,那些洋鬼子可壞了,龜兒心子把把都黑的。說是帶我們來米國打工謀生,結果到了這裏以後才發現是讓我們下礦,打黑工。”

    “你不曉得,那時候這個地方到處都在采礦,挖了好多年哦。那一車車的鐵礦石,都不曉得運了好多出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