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解釋道:“您別擔心,我們用的這口井不會影響村裏人的用水。它是我們自己打的,老板讓我帶人提前來做的準備裏也包括了它。”

    方淑英聽了之後便不再問。

    盡管這與她印象中的打井需要的時間不一樣,但現在科技比她小時候發達得多,打井效率提升了也不奇怪。

    一行人剛在木樓裏安頓好,還沒來得及休息,就又得出門。

    許昂他們到來時的動靜不小,在這雞犬之聲相聞的小村裏村民們想不知道都難。

    打開大門,許昂退到一旁,讓方淑英第一個出去。

    方淑英是他們這一行的家長,按規矩她走在最前麵,其他人都得給她讓路。

    剛一出門,方淑英就對走來的村民喊道:“舅姥爺,怎麽能讓你來迎我們,該是我們去給你拜年才對。”

    村民那邊走在最前麵的是一位古稀老人,他背部微駝,露在外麵的皮膚黝黑,臉上皺紋一條一條的,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在地裏幹活曬出來的。

    這位老人就是許昂家的舅姥爺,也是他們家困難的時候眾多親戚裏唯一一個會對他們施以援手的人。

    許昂對這位舅姥爺的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他不離身的煙杆,這東西正被老人提著手上,他走幾步還湊到嘴邊嘬一口,吧嗒吧嗒的吞雲吐霧,自得其樂。

    朝身後做了個手勢,自有會意的人把許昂準備好的禮物拎來。

    跟在方淑英身後的許昂有意的控製著步伐,不多不少,正好落後老媽半步。

    由於破四舊等活動,很多地方的年輕人對以前的老規矩並不在意,但那主要都是在城市裏,並非農村。

    恰恰相反,正因為城裏人都不怎麽講老祖宗的那一套,農村裏反倒更守規矩,尤其是那些上了歲數的老人,對此看得很重。

    “你這丫頭說得哪裏話,我家好容易出個文曲星,還不興我老頭子來看看?”

    舅姥爺打量著許昂。

    “我家墳山埋得正,祖宗保佑得好,出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兒孫,好得很呐。”

    華夏人與歐米那幫信老椰的不一樣,這片土地上的人本質上是不信神的,華夏人講的是敬天法祖,為兒孫後輩披荊斬棘的祖先才是華夏人供奉的對象。因此華夏人要寄托精神信仰時,不是去教堂拜老椰,而是給祖先上香叩頭,祈求列祖列宗保佑。

    “您老過譽了,我哪稱得上文曲星,我隻是稍微有點小聰明罷了。”

    許昂說著謙虛的話。

    他說自己是小聰明,其他人可不同意。

    楊小米唐璐等人都在吐槽:你管你這樣的叫有點小聰明,那大聰明又是怎樣?做人不能太謙虛,過分的謙虛會變成虛偽。

    也不知舅姥爺是不是與大家想到一處去了,他對許昂說:“你那麽大的個子怎麽能說小,要叫自己大聰明才對。”

    大聰明!

    許昂很想問:您這是誇我呢,還是損我呢。

    大聰明這三個字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起的,畢竟許昂也不是什麽臥龍鳳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